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1、了解孟子生平、孟子的思想主张以及《孟子》一书的文学常识。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培养朗读语感。3、积累文言语汇,疏通文意,翻译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过程与方法:过程:1、出示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2、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结合课下注解及工具书预习、自主研读,小组合作探究、交流;3、教师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释疑。方法:资料法、一分钟快速记忆法、小组竞读法、圈点批注法、合作讨论法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逆境造就人才的道理,结合实际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准节奏,积累文言语汇,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教学难点:积累文言语汇,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述一个逆境造就人才的故事或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新课。二、投影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生平、孟子的思想主张以及《孟子》一书的文学常识。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培养朗读语感。3、积累文言语汇,疏通文意,翻译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三、出示自学指导:1、学生利用翻译书搜集孟子以及《孟子》一书的相关文学常识,介绍孟子及其思想主张。2、听录音朗读后,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分朗读停顿。3、利用课下注解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语汇,翻译课文。不明之处可小组相互合作探究,向老师提出疑问。四、教师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1、检查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学生简介孟子,不足之处其他学生和教师补充。2、检查学生预习生字的情况,学生正音:畎亩(quǎn)傅说(fùyuè)胶鬲(ɡé)孙叔敖(áo)百里奚(xī)行拂乱其所为(fú)法家拂士(bì)曾益其所不能(zēnɡ)3、检查学生划分朗读停顿的情况,学生给下列句划分停顿: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行/拂乱/其所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学生朗读课文,小组竞读比赛,学生个人竞读比赛。备注:5、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语汇,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是否掌握: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6、请两个学生分别翻译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不足之处其他学生或教师补充。7、教师检查重点语句的翻译,指名学生回答: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③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⑤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⑦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五、朗读、背诵课文。六、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福州市测评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至第五题。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