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学案第二章封建大统一时期秦汉第一节秦朝的统治基础网络①社会基础:的提高。之间、之间联系加强。②人心所向: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①秦国变法,国富兵强,实力超过其他国家。②赢政广用,部署统一全国的和。①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掉。②统一,加强对的统治。③击退,取得。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局面,符合的要求。②为我国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③为的恢复和发展,为各族人民的提供了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皇权:至高无上。凡、、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御史大夫:掌,下达,兼理。太尉:管理。地方:实行制,县下设、等基层行政组织。制订:参照,制订秦律,通行全国。评价:集中体现了意志,对后世律令制订很有影响。措施①承认,纳税。②统一。③统一:以秦国钱为统一货币。④统一、修。①:以为标准字体,后又流行更简易的。②,加强控制。③;教育只能官府办,严禁私学,实行政策。①加强了。有利于发展;②对祖国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以及形成以族为主体的起了重要作用。消极:专制权威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人民处境。①繁重:秦始皇大兴土木修筑;筑、戍边塞,修驰道,每年服役者不下三百万,大量人口脱离生产。②严酷:一人犯罪,株连亲族、邻里,致使数十万人成为囚徒。③沉重:有田租,有户赋,还有苛捐杂税。④: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爆发:、发动,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爆发,不久在陈建立张楚政权。条件统一客观主观经过疆域:东到,西到。南濒,北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政治政体中央三公以下设诸卿皇帝直接任免三公诸卿秦律经济有利于各地经济交往与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意义文化作用积极秦末农民战争原因:暴政阶级矛盾激化经过结果:刘邦军至咸阳附近,子婴投降,秦朝灭亡。①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②推翻了沉重打击了,迫使汉初统治者采取政策。③为汉初“”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高考试题集锦1.(2000年上海卷)秦朝时期,郡的监御史主要负责A收取赋税B征发兵役C管理军事D监察郡守2.(2001年天津文综卷)中华民族使用的汉字,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历程。回1-3题1).在考古中,发现了一批甲骨文之前的刻符或早期文字,如舞阳刻符、半坡陶文、大汶口文字等。对它们的正确表述是A是国家形成的首要标志B出现时间比传说中的“仓颉造字”更早C已经全部得到识读D具有相通性,起到加强各地区联系的作用2).下列关于殷墟甲骨文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部书写在龟甲上B造字有异于“六书”构字规律C是研究商、周历史的珍贵资料D是占卜活动的记录3).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B用隶书代替其它文字C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原因3.(2000年广东卷)秦朝施政主要依据的学说是A儒家学说B墨家学说C道家学说D法家学说4.(2006上海历史)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群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A.推行分封制B.设立郡县制C.废除郡县制D.废除行省制5.(2000年天津、江西卷)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①崇发反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毁灭文化④加强思想控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2001年上海卷)堪称当时世界之最,却加速民不聊生、王朝倾覆的宏大工程,除隋朝的大运河外,最为典型的是A都江堰B秦长城C唐长安D明皇宫7.(2001年广东、河南卷)封建王朝在珠江流域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始于A秦朝B西汉C东汉D东晋(2006年广东历史卷)岭南地区归属中央王朝版图始于中学历B史教学园地BA.西周B.秦汉C.西晋D.隋唐中8.(1996年全国卷)下列各项中,与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能够转弱为强无关的是A重视人才B实行三十税一C收揽民心D有富饶的根据地9.(2005上海历史)“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10.(2006上海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意义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A、秦统一六国B、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