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学习目标能够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表现。能够结合世界自然带的分布情况,归纳、分析、比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能分析形成的原因。能举例说明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和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实践意义。学习重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主要陆地自然带1、(拓展)什么陆地自然带?由于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统一的自然整体,在陆地上占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叫陆地自然带。2、(协作指导)阅读教材P83-85内容回答:陆地自然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全球陆地自然带是如何分布的?陆地自然带的划分依据是植物群落特征。分布植被因纬度和热量条件差异分出的种类森林自然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于450㎜)森林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等草原自然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年降水量250~450㎜)以草本植物为主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荒漠自然带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50㎜)旱生植物(旱生小乔木、灌木、仙人掌)热带荒漠自然带、温带荒漠自然带二、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协作指导)合作完成教材P78活动题,总结归纳地球表层差异性的具体表现。1.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陆地表层主要有森林自然带景观、草原自然带景观、荒漠自然带景观等。森林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等;草原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荒漠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2.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3.各自然带内部存在着差异。如教材图3-8中热带草原带内,河谷地带和地势较高的高原上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河谷地带水源充足,草类茂盛,是多种动物良好的栖息地。综上所述可得知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三、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自主预习)什么是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有哪几种表现?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而且这种地域分异具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有: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协作指导)合作完成教材P79活动题。总结归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及其成因。参考答案:1.从海南岛到漠河的景观变化,反映的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因为各地景观大体上沿纬线沿伸、随纬度变化。2.影响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在地球表面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成因: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在地球表面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即以热量为基础。(协作指导)合作完成教材P80活动题3小题。总结归纳干湿地带分异规律及其成因。参考答案:③自然景观由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依次更替。形成原因是从亚欧大陆东西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步降低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从沿海向内陆有规律地更替。成因:在同一纬度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即以水分条件为主。4、(协作指导)比较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干湿地带分异规律有什么差异,并完成教材P80活动题1、2小题。参考答案:①②自然景观由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依次更替。形成原因是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5、(协作指导)合作完成教材P81活动题。总结归纳垂直分异规律及其成因。参考答案:1.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引起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这就是垂直分异。2.(1)因为珠穆朗玛峰南坡纬度低,海拔低,相对高度大,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2)珠穆朗玛峰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多,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3)珠穆朗玛峰南坡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因而积雪量大,雪线较北坡低。规律:在一定高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