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考纲定位全国卷5年考情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5.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2017年:Ⅰ卷T12、T27(4);Ⅱ卷T9;Ⅲ卷T122016年:Ⅰ卷T13;Ⅱ卷T9;Ⅲ卷T122015年:Ⅰ卷T12;Ⅱ卷T92014年:Ⅰ卷T10;Ⅱ卷T27(1)2013年:Ⅰ卷T9考点1|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对应学生用书第97页)[考纲知识整合]1.元素周期律2.主族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内容同周期(从左到右)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结构电子层数相同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1个相同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元素的性质金属性逐渐减弱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主要化合价一般,最高正价:+1→+7负化合价:-4→-1最高正价数=主族序数(O、F除外)负化合价=主族序数-8化合物性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提醒:金属性是指金属气态原子失电子能力的性质,金属活动性是指单质在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二者顺序基本一致,仅极少数例外。如金属性Pb>Sn,而金属活动性Sn>Pb。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寻找未知元素(2)预测元素的性质(由递变规律推测)①比较不同主族、不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如金属性:Mg>Al,Ca>Mg,则碱性:Mg(OH)2>Al(OH)3,Ca(OH)2>Mg(OH)2(填“>”“<”或“=”)。②推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如已知Ca(OH)微溶,Mg(OH)2难溶,可推知Be(OH)2难溶;再如:已知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推知元素砹(At)应为有色固体,与氢难化合,HAt不稳定,水溶液呈酸性,AgAt不溶于水等。4.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三表元素周期表:金属性“右弱左强,上弱下强,右上弱左下强”;非金属性“左弱右强,下弱上强,左下弱右上强”金属活动性顺序:按K、Ca、Na、Mg、Al、Zn、Fe、Sn、Pb、Cu、Hg、Ag、Pt、Au的顺序,金属性减弱(其中Pb>Sn)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按F、O、Cl、Br、I、S的顺序,非金属性减弱三反应置换反应:强的置换弱的,适合金属也适合非金属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反应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氧化性金属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对应金属性越强还原性非金属氢化物或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对应非金属性越强[应用体验]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的化合价均从+1递增至+7。()(2)非金属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3)因为非金属性:Cl>S,故HClO的酸性比H2SO4的强。()(4)酸性:HClO4>HBrO4与热稳定性:HCl>HBr,二者均可证明非金属性:Cl>Br。()(5)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依次增强。()(6)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提示】(1)×(2)×(3)×(4)√(5)×(6)×2.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下列各组性质。(填“>”或“<”)(1)金属性:K____Na____Mg;非金属性:F____O____S。(2)碱性:Mg(OH)2____Ca(OH)2____KOH。(3)酸性:HClO4____H2SO4____HClO。(4)热稳定性:CH4____NH3____H2O。(5)还原性:HBr____HCl____H2S;I-____S2-。(6)氧化性:Na+____Mg2+____Al3+。【提示】(1)>>>>(2)<<(3)>>(4)<<(5)><<(6)<<[高考命题点突破]命题点1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1.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ZT>Q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