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集备教案内容多彩的光第课时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复习内容1、知道光学元件的分类,会画出光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2、掌握凸透镜成像原理,会用凸透镜成像特点解释生活中的光学现象。3、掌握近视、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重难点重点:会做出光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成像特点。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会用凸透镜成像特点解释生活中的光学现象。教学步骤:(体现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等)调整意见一、知识网络图:教学步骤:(体现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等)调整意见二、知识点串讲:(一)透镜:1、定义: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2、分类: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称为凸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透镜及应用2、凸透镜3、凹透镜4、应用(1)结构特点:中间______、边缘______(2)对光的作用:对光有_______作用,所叫________透镜(3)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正倒放缩虚实u>2ff2f放大u=f不成像(平行光)———uu放大镜①u=f(一倍焦距)处是成______像和______像的分界点;②u=2f(二倍焦距)处是成______像和______像的分界点;③实像_____承现在光屏上,虚像______呈现在光屏上;实像和虚像都可以用眼睛观察。④物、像同向移动(成实像时,物近像远,物远像近;成虚像时,物近像近,物远像远),像距变大(小),像变大(小)1、基本概念(1)光心、主光轴(2)焦点:凸透镜的实焦点、凹透镜的虚焦点(3)焦距f:________和________的距离;如何测量焦距?(4)三条特殊光线(会画!)(1)结构特点:中间______、边缘______(2)对光的作用:对光有_______作用,所叫________透镜(3)成像特点:总是成正立、缩小的虚像(1)正常眼(2)近视眼①产生原因:对光的会聚能力太______,将______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看不清______处物体②矫正方法:戴一副_______透镜①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__,焦距可调;__________相当于光屏②远、近物体都能成像在__________上,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3)远视眼①产生原因:对光的会聚能力太______,将______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看不清______处物体②矫正方法:戴一副_______透镜主光轴:透过透镜两侧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为主轴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透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用字母“O”表示。对于透镜而言,光心就是透镜的中心。4、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而人们又把凸透镜称为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而人们又把凹透镜称为发散透镜。5、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经过凸透镜的焦点。(2)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跟主光轴平行。(3)射向凸透镜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6、通过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向外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凹透镜的焦点。(2)射向凹透镜另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跟主光轴平行。(3)射向凹透镜光心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7、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步骤:(体现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等)调整意见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虚像大。成像规律:(二)眼睛与视力校正:1、眼睛结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2、眼睛成像原理:(1)正常人的眼睛:正常人的眼睛既能看清楚进出的物体,也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正常人的眼睛可以根据物体的远近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从而改变它的焦距,使物体的像总成在视网膜上。(2)近视眼:近视眼只能将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而将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应当戴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来矫正。(3)远视眼:远视眼只能将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而将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应当戴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3、眼镜的度数: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焦距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