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浪漫主义文学(1)背景: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革命或改革成功后的欧洲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2)代表: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雪莱的《西风颂》。(3)特点: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同情下层劳动群众,强调用人道主义道德感化改变世界,极富感召力。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背景:资本主义制度下金钱交易成为衡量事物的标准,社会矛盾尖锐,促使人们反思社会现实。(2)代表:法国司汤达的《红与黑》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俄国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3)特点①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②揭露被金钱扭曲的灵魂,抨击罪恶的社会现实,提供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3.革命现实主义(1)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2)代表:俄罗斯作家高尔基的《母亲》成为奠基之作。4.现代主义文学(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2)特点: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背离传统。(3)代表作:法国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对浪漫主义的评价一群作家现在要求回复纯朴和自然主义;他们较少地注意人是理性的动物,更多地注意人的本能和感情……自然界不再被认为是一架冷冰冰的自动的机械。它被看作美丽、崇高和魅力的具体体现而受到人们崇拜,或者被看作给人们提供保护和慰藉的源泉而受到人们亲切的尊敬……卑贱的牧羊人和农民在文学中得到了早已应得的地位。——(美)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核心论点:浪漫主义主张纯朴和自然主义,较少地注意人是理性的动物,更多地注意人的本能和感情。1.音乐与美术(1)贝多芬与古典主义音乐①背景:18~19世纪之交是启蒙与革命的时代。②特点: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③形式: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④作品:九部交响曲,如《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等。⑤影响:被称为“乐圣”,既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又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2)印象派绘画与音乐印象派绘画印象派音乐背景19世纪科学技术的启发印象派绘画的影响特点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创作中强调声音的响度和音色,主张用它们取代传统音乐中的调式与和声体系代表作莫奈的《干草堆》《鲁昂大教堂》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影响开辟了欧美绘画与音乐语言的新天地,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为艺术家发挥个性提供了新途径;孕育了20世纪初对传统艺术的全面突破(3)现代艺术的兴起①美术:20世纪以来,欧洲艺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其特点是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代表人物有西班牙画家毕加索。②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盛行新古典主义音乐,接着流行的是表现主义音乐,意在表现“心灵世界”。20世纪中期起开始流行序列音乐。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得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致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朱狄《当代西方美学》核心论点:西方绘画艺术发展的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致全部取代客观因素。2.电影(1)诞生: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向公众放映电影短片。(2)默片时代:美国人格里菲斯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卓别林的代表作品有《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3)有声时代:随着影像与声音结合的技术日趋成熟,有声电影崛起。3.电视(1)发明: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2)特点: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3)功能:传播资讯;远程教育;娱乐功能等。1.西方文化发展的阶段和地位(1)古希腊、罗马时期:这是西方文化的起源阶段,形成了希腊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西方文化的源头。(2)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时期:这是西方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