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四元素化合物综合应用【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解答无机综合题的一般程序。2.让学生学会挖掘隐含信息,应用已知知识推断未知元素化合物结构与性质。3.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常见代表物的性质进行有序贮存以备检索。4.培养学生发散、联想、归纳、整合、提炼知识的能力。5.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提高学生的类比思维及推理能力。【教学重点】1.元素化合物综合题解题思路。2.信息的应用及规范答题能力。【教学难点】元素化合物综合题中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考情分析】无机综合应用题是高考常考的题型之一,它集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化学计算等知识于一体,且试题结构紧凑、文字表述少、包含信息多。具有考查面广、创新性强、思维容量大的特点。这种题型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因而成了高考命题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命题形式,如2016年浙江理综27题对常见金属Mg、Al、Fe及其化合物性质与转化进行考查;2016年北京理综27题以化学工艺流程形式对铅的化合物性质进行了综合考查。2015年全国卷Ⅱ第28题对消毒剂ClO2的综合考查,全国卷Ⅰ第28题对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考查;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27题对铅及其化合物进行考查等。2016年全国卷Ⅱ第28题对铁的化合物的性质的综合考查,2017年江苏化学18题对碱式氯化铜的考查等。1.元素化合物综合题常见设问方向(1)化合价:如等。(2)电子式:如等。(3)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第二步电荷守恒,根据反应环境配平H+或OH-。第三步原子守恒,根据反应前后,氢原子或氧原子配平水的系数。(4)问题简答:常见的有反应现象叙述,基本实验操作等,如现象描述可通过下面程序和模板加以规范,①全面描述现象的程序——“海、陆、空”“海”——溶液有什么变化;“陆”——固体有什么变化;“空”——气体有什么变化。②规范描述现象的答题模板如a.颜色:……由……(具体颜色)变为……(具体颜色);b.气体:溶液中产生……(颜色)的气泡,(或)在固体表面产生……(颜色)气泡;c.沉淀:在……(颜色)溶液中产生……(颜色)的沉淀(浑浊)。2.元素化合物综合题常涉及到的环境污染及防治主要污染物及来源主要危害防治措施大气污染①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固体颗粒②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烟尘①危害人体健康②破坏建筑③影响动、植物生长④改变气候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对工业尾气进行处理③立法管理水污染①污染物:重金属盐、耗氧有机物,氮、磷化合物等②来源: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实验室和医院废水①污染饮用水、影响人畜健康②影响植物生长③形成水华、赤潮,影响水中生物生长①对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放②立法管理土壤污染①污染物:重金属盐、废塑料、工业废料、建筑垃圾②来源:生活垃圾、工厂、①使土壤板结、硬化②水肥流失①对垃圾进行回收和分类处理,综合利用②控制各种污水排放建筑、化肥、农药、各种废水3.元素化合物综合题的解题程序一、抓元素,知性质在非金属元素中,以Cl、O、S、N、P、C、Si为重点。在金属元素中,以Na、Al、Fe、Cu为重点。其中Cl、N、S、Na、Al、Fe六种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最典型、最重要,要重点掌握二、明目的,知特性要熟悉含各元素的物质的一些特性,如含Fe3+的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色,含Fe2+的溶液与碱溶液反应的特殊现象,Al、Al2O3、Al(OH)3的两性,NH3遇HCl、Cl2、HNO3产生白烟,NH3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SO2的漂白性等三、会结合要学会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中和滴定、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化学等密切结合起来四、结合题目信息作答将掌握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与题目所给信息相结合,判断不同情况下框图中各字母代表的物质,进而结合物质的性质按要求回答问题考法指导1信息提供型元素化合物综合题【题型说明】此类题目往往起点高、落点低,考查的是对信息的获取与问题解决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新信息。当遇到这一类题时,第一步是读题,陌生度较高的信息应逐字逐句地阅读,挖掘关键字,排除定势思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