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复习学案考情预测1、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长期领先世界,对周边国家和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技创新目标的提出,中国古代引以为豪的成就将是重点。2、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和合作是当今的主题,因此中西的科技对比和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反思也将被重视。3、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将是高考的涉足之处。4、从近几年高考看,考查文学著作和文化名人比较多,而新教材强调文学发展的时代特征,注重政治、经济发展的结合,所以要关注与必修一、二的联系,应做好解答从文学方面切入综合考查政治、经济综合题的准备。探究问题第一课时(1-2)1、西方科技在近代领先的原因。(1)物质基础:(2)政治保障:(3)经济方面:(4)思想方面:2、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和走向衰落的原因。金榜P2383、总结:中国古代的哪些科技成就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4、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1)唐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原因:①社会经济的繁荣奠定物质基础②庶族地主地位提高,比士族更有才能和抱负③唐朝科举取士,推动诗歌的普及。④学术政策相对开明。另外要注意:唐诗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反映的社会现实。(2)宋词繁荣的原因:(3)元曲出现于宋代,在元朝进入繁荣阶段。元朝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实行民族分化政策,科举考试也被废止,汉族文人没有出路,就用散曲抒发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破灭。5、词与诗的区别(1)题材走向上注重个人生活而不是社会现实。(2)表现功能上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3)风格倾向上偏于柔和而不是阳刚雄豪(4)表现形式上长短句并用,更适于表达丰富感情典题引领:阅读以下材料材料1《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材料2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材料3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材料4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回答:(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2)应如何理解材料3的内容?(3)材料4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第二课时(3-4课)中国戏曲史发展的三个高潮时期。(1)戏曲初兴时期:以元杂剧为代表(2)发展时期:以明传奇为代表(3)地方戏曲高度繁荣,以京剧的形成为代表学生自查:1、(1)优伶出现的时期——(2)杂剧产生的时间——产生的原因——(3)元杂剧产生和衰落的原因——2、(1)宋元时期的南戏到明代发展成为——;(2)到明朝中期,南戏逐渐形成不同地域色彩的各种声腔,以影响最大;(3)(时间),又对该声腔进行改革,形成新的昆腔,又叫;(4)(时间)是传奇发展的黄金时代。3、(1)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2)年间,湖北的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局面。(4)京剧走向成熟的时间。(5)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的时间,走向世界的时间。(6)京剧以表演为主。4、(1)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的时间,汉字形体的演变(两个阶段)(2)楷书始于;草书起源于,成熟于;行书经过至两个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3)“雄秀独出,一变古法”是的作品,时代。“天下第一书”指,时代。5、(1)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绘画艺术,代表作:(2)夏商周的绘画以为主。(3)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4)秦汉时期的绘画门类有哪些?(5)魏晋南北朝时期,活跃于画坛的是。(6)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吸取、等外来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