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两首》导学案课型:讲读课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所见》,背诵《所见》。2、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出诗中牧童机灵可爱、天真可爱的形象。(重点)3、能说出诗的大意,想象出诗句描写的美好意境。(难点)学习方法解诗题,知作者;看画面,想诗境;品诗味,体诗情。学习过程随笔第二课时知识链接: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认为诗人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写真情实感,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他活跃于诗坛60余年,存诗4000余首,著有《随园诗话》、《小仓山文集》等。自主学习:《所见》(10分钟)1.读课文,用“∣”标出朗读时的节奏,再完成下列任务。a.说说从诗题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b.说说从诗句中你又获得了什么信息。2.查一查,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理解词义。●振:●樾:●意欲:●鸣蝉:3.《所见》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情景?牧童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季节:,诗中的依据◆心情:,诗中的依据4.重点句子我理解。(做好批注)合作探究:(6分钟)仔细阅读,思考后小组内讨论交流。1.用自己的见解阐述每一行诗的意思。2.思考:牧童的状态、心情和神态动作的变化。3.有感情地朗读,画出节奏和重读字音。4.说说你学了这首诗后的收获。展示讲解:(14分钟)1.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林间小路,咦!路的那头走来一头黄牛,牛儿吃得饱饱的,正晃悠悠地走着,背上还骑着一个十分可爱的小牧预习反馈:1.小组交流学习,理解词义。2.互读课文,检查读书。3.选派同学上黑板板书,并试着讲解诗文。4.说说古诗向你呈现的画面。(做出相应评价)(建议:跟随老师的讲述,学生闭上眼,想象画面)童,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口里唱着响亮的山歌,那清脆、愉快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着。2.牧童唱着唱着,突然停止,“嘘,他要做什么?”总结评价:(2分钟)1.说说这首古诗向你呈现的画面。2.代表发言、小组评价。当堂检测:(8分钟)1.《所见》是()朝诗人()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图。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忽然“()”,是因为他“()”。2.《所见》题目的意思是。“樾”的正确读音是;意思是。3.“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两句话之间是()关系,请你用表示这样关系的关联词,描绘一下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情景:。(建议:读出牧童小心翼翼的心理活动)板书设计所见歌唱图:牧童、黄牛、歌声、林樾捕蝉图:牧童、蝉、闭口、立牧童行歌捕蝉图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