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综合检测第十三至第十六章(60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5·菏泽学业考)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划分成下图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完成1、2题。1.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B.“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C.“金色中国”——茫茫戈壁,黄沙漫漫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2.四块区域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对应不正确的是()A.“黄色中国”的传统民居窑洞——黄土广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B.“金色中国”的坎儿井——气候干旱,蒸发旺盛C.“银色中国”的内外交通不便——河网密布,著名的水乡D.“绿色中国”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解析】1选C,2选C。本题组考查学生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特征,以及灵活分析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能力。第1题,从图上可以看出,黄色中国指北方地区,绿色中国指南方地区,金色中国指西北地区,银色中国指青藏地区。所以,草原广袤、牛羊成群是“金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是“绿色中国”;茫茫戈壁、黄沙漫漫也是“金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是“银色1中国”。第2题,“银色中国”指的是青藏地区,这里内外交通不便,而河网密布、著名的水乡是指南方地区,即“绿色中国”。“我最爱北国的秋天,枯黄的杨树叶和鲜艳的枫树叶随风飘舞;果园里,山楂正红,苹果正香;田野里,棉花白、玉米黄……”根据文中对秋天的描述,完成3、4题。3.文中景观最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地形区()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4.下列气候类型与该地区相吻合的是()【解析】3选A,4选B。本题组考查的是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第3题,根据文中提到的树种、水果和农作物,可判断该地位于北方地区,主要地形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在南方地区,塔里木盆地分布在西北地区。第4题,华北地区位于我国暖温带,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气温一般大于-10℃,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5、6题。5.图中A所在地区主要农作物及其熟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春小麦、玉米、大豆——一年一熟B.水稻、油菜、棉花——一年两熟2C.冬小麦、水稻、花生——两年三熟D.谷子、油菜、甜菜——一年一熟6.B所在地区是我国著名的()A.松嫩平原B.三江平原C.辽河平原D.江汉平原【解析】5选A,6选B。本题组考查的是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主要农业区等内容。第5题,A所在地区是松嫩平原,地处中温带,热量条件较差,只能满足作物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第6题,B位于东北平原的东部,是由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共同冲积形成的三江平原。【方法技巧】热量对农作物熟制和分布的影响(1)影响农业区的作物熟制: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亚热带——一年两熟,热带——一年三熟。(2)影响作物种类。以我国粮食作物的分布为例,中温带种植春小麦,暖温带种植冬小麦,亚热带和热带种植水稻。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面是其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7.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A.①太行山、②乌鞘岭、③秦岭、④长城B.①秦岭、②太行山、③阴山、④乌鞘岭C.①乌鞘岭、②太行山、③阴山、④秦岭D.①太行山、②阴山、③乌鞘岭、④秦岭8.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A.毁林开荒B.修筑梯田C.地表光秃、土质疏松,降水集中3D.多寒潮和台风9.针对该地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7选D,8选C,9选C。本题组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第7题,据图可以判断图中数码代表的山脉名称,①为太行山、②为阴山、③为乌鞘岭、④为秦岭。第8题,A、B项是人为原因,D项与水土流失无关。第9题,③错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0.小欢对下面照片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照片拍摄地点是北京B.我国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