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颜色》一、由美导入,走进文本世界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美女(出示相片:年轻的居里夫人拿着装有镭的玻璃瓶),知道这是谁吗?生1:居里夫人。师:你怎么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美女是居里夫人呢?生1:因为她手里拿着镭。师:观察得很仔细!居里夫人美,镭也美!对于一个人的理解,不能仅仅限于一些外部的信息,还得要进一步走进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才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颜色》,走进这位伟大女性的美丽世界。二、题目切入,体会美丽情感师:课文都读过了吧?我问问大家,题目是“美丽的颜色”,这个五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用笔标出来。师:对,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三个句子都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们一起先把这个部分朗读一下(“玛丽有一天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生齐读。学生自由朗读。师:我们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来读,有请我们的居里夫妇。(生笑)(两位同学起来分角色朗读,其余学生读文中的叙述语,两位同学配合默契,语调温柔,充满期待)师:先采访一下玛丽,你觉得应该念出怎样的情感?朗读的女生:我感觉应该是“热切的好奇”,满怀期待。师(转身问男同学):你感受到了玛丽的热情期待吗?朗读的男同学:感受到了(腼腆的笑)。师:你读得很仔细!关注到了标点。是啊!居里夫妇就像在畅想肚子里的孩子长相如何?怎样漂亮?真是一种温暖美好的期待!好的,谁来念念第二次?师:你读到了什么?师:她为什么激动兴奋?师:你怎么知道她将要看到了呢?师:你是从玛丽的问话中读出了言外之意的,很好!总之,一句话,就是玛丽已经确信他们的孩子马上要降生了,就在今夜!居里夫妇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把最后一次写“美丽的颜色”的句子一起朗读一下。师:很好!大家重读了“不仅…还”,读出了感叹号的情感意味。看来,对于“美丽的颜色”,居里夫妇的情感经历了三个阶段,哪三个阶段?------温馨的期待、神秘的确信、情不自禁的惊喜。师:是的,居里夫妇的宝宝终于降生了,“它”有美丽的色彩,“它”是谁?1生齐声:镭。师:(再次出示前面的图片)对,原来居里夫人深情凝望的美丽的颜色指的是“镭”的颜色,这真是自然界神奇而美丽的颜色。(板书:镭)三、品读词句,感受美丽人格㈠学会概括叙事性文章的内容师:但是,“美丽的颜色”仅仅指镭的颜色吗?我们再来看看课文前半部分又在写些什么?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生10:居里夫妇探索镭的过程。师:能不能用一个词来修饰这个过程?师:不错,在事件的基础上加上了“艰苦”,突出了事件的中心。但是,仅仅是“艰苦”的过程吗?(学生不能回答)师:说明我们还没有把文章读懂,我们一起来把文章的第一段朗读一下,你会有新的发现。生齐读第一段。生12:应该是,居里夫妇探索镭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的过程。师:看来大家达成了共识,叙事性文章的概括,不仅需要把握关键事件,而且需要把握能体现中心的关键词语。这是一个“艰苦”,但却又是有“微妙的快乐”的过程。㈡品读词句,体会“艰苦”师:那么,这个“艰苦”体现在哪里呢?请同学阅读课文,圈点勾画,进行批注。(生圈点勾画,进行批注)生12:“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到一点儿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我感觉他们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非常”?师:这些都是从修饰词语的角度来品读的,还能不能从其他地方读一读呢?师:是啊,本来估计几天就可以提炼出镭的,却一个月还没完成,想想几个月应该可以完成了吧,但一年还没完成,漫漫长路,何时才能有结果呢?如果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增加字数,那值得表扬!(生笑)好了,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读出了探索镭的艰苦,工作条件的差,工作负荷的大,镭的神秘难以发现,这些都让我们读出了一个“苦”字。板书:苦。㈢品读词句,体会“快乐”师:但这样的“苦”的岁月,在居里夫人看来,却是怎么样的?生齐声:“最美好而且最快乐”。板书:乐。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