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第二小学周鑫琳教材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因为小数与整数一样,都是按照十进制来计数,也就是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值大小也不同。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确定的,所以,小数点的移动必然引起小数每一位上的数值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这一小节教材内容的展开,注意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并通过已有的知识来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这一规律。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特点,确立的教学目的是:(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2)能比较熟练地把一些数同一个数(数字相同)进行比较,知道其扩大、缩小及其倍数。(3)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和概括能力。(4)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概括、推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方法: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可通过投影仪、磁黑板、卡片等教具,将知识的讲解与直观演示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表象出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此,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以讲授法为主,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为辅,以讲、扶、放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八册P43-44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逻辑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发现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问题.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回答:1米=()分米1米=()毫米0.007米=()毫米5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得()600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是()2、比较大小0.540()0.542.8()2.8003.26()32.66.19()61.9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教师板书:35.673.567356.73567比较大小。订正后提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数字及排列顺序一样。)有什么不同?(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教师小结:可见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2.教学例1课件演示:把0.009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板书:0.009米)教师提问:0.009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了多少米?(板书0.09米)同桌讨论:把0.009米的小数点转化为0.09米,小数点是如何变化的?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呢?教师让学生把0.009米和0.09米化成以毫米为单位的数.(教师板书:0.009米=9毫米0.09米=90毫米)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从9毫米和到90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扩大10倍.教师提问:把0.009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得到什么样的小数?教师让学生把这两个小数转化成为毫米为单位的数.(板书0.9米=900毫米9米=9000毫米)小组讨论: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小数有什么变化规律?使学生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1000倍.(2)让学生从上往下观察这四个式子,并把二、三、四个式子同第一个式子比较,引导学生找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课件演示:把9米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从下往上观察(3)完善结论.教师提问:在例题中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教师总结概括: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4)练习.下面的数同0.372比较,各扩大多少倍?3.7237237.23.引导学生观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