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出日本的国情以及根据其国情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策略。2.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分布原因。3.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懂得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4、了解日本文化特点及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国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日本产品?世界其他的地区有没有日本的产品呢?1、观察课本P22的图7-11“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看看在哪些国家和地区也能买到日本的产品?2、课本P22的图7-12“1998年日本主要产品占国际市场的百分比”,找出日本出口到世界各地的产品有哪些?这些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是多少?3、再来阅读P21的一组数据,结合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日本的经济实力如何?(日本经济以工业为主并且十分发达,是世界经济强国。)问题:就经济实力而言,现在的日本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可是,大家都知道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是一个战败国。战争结束的时候,日本国内经济已经陷入严重崩溃的局面。那日本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从废墟中崛起的呢?(制定了适宜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策略)问题:日本的基本国情如何?4、请同学们观察P22图7-10“1998年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的百分比”,能否看出日本的国情最突出特点?(资源缺乏)问题:在生产中缺乏原料,怎么办呢?5、读P22图7-9“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可知日本缺乏的原料来源于世界各地。问题:在运输这些原料的过程中,日本会采用哪些交通方式呢?为什么?(采用海运。因为日本是岛国,并拥有众多的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老师]国情一是不利工业发展的,国情二则相反。日本根据本国的国情,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去克服不利因素。[老师]像日本这样大量进口工业原料,利用本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工成工业制成品,再大量出口,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就叫做“加工贸易经济”。问题:这种加工贸易经济有一个重要特点──对外依赖严重。对日本的经济带来哪些影响?6、分小组讨论,并完成P24活动3。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日本的这种“加工贸易经济”,它的工业区会分布在什么地方呢?7、观察P23图7-13,找出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有哪些工业城市?(五大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有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等工业城市)问题:为什么日本的工业区分布在沿海地带?8、思考并完成P23活动2。问题:从框图可以看出,把工业区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是利用这里便利的海洋运输进口原料,出口产品,从而提高工业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高度集中的分布,也有不利的一面,你能说出一些吗?(环境污染等方面考虑)怎么解决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讨论)问题:你了解日本的名族构成吗?(单一,大和名族占绝对优势)9、阅读图7.14,图7.15的两组图片能说出日本的文化有什么特点吗?(东西方文化兼容)10、了解中日文化的关系。小结:1分钟总结今天这节课学到的知识。作业:《填充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