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日本地形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根据书中图文资料,知道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培养学生防震减灾的意识,增强珍视生命教育。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工业布局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学会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4.说出日本的人口、民族构成以及文化特点;了解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2)日本工业的发展特点、成因及分布。2.教学难点(1)对日本位置特点的描述。(2)对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分析。三、教学策略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与中国经济、文化往来频繁。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强国,日本有很多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基础,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上的地图、图表和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以讲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学生小组研讨的问题。2.学生准备地理教材、地图册、学生课下自行查找关于日本文化的资料。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交往日益频繁,其发达的经济让我们羡慕,同时我国国内各地反日情绪高涨,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牵动着两国人民的心。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孙子兵法》中提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日本,从地理的视角认识一下这个国家。设计意图:通过对日本和中国关系的简单介绍,以及兵法中提到的“知己知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授新课第一环节: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教师:要想了解一个国家,我们一定要从它的位置和范围说起,之前已经学习过如何了解一个大洲的位置及自然环境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14至16页的文字内容以及地图和图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下列问题。1.你能找到几种表述日本位置特征的方式?2.日本的领土组成有什么特点?3.你能说出日本海岸线的特点吗?这种特点对于日本有什么影响?4.你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吗?多火山、地震对于日本有什么影响(要找到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你有好的策略帮助日本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吗?5.中国也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你知道地震来临时应该怎么做吗?学生回答预测:这部分内容强调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得出答案,所以学生回答不全面是正常的,教师要不断地加以引导,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出答案学生的回答不应受正确答案的束缚,考虑越广泛越好。教师总结: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我们描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位置特征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其所在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板块位置等等。在描述日本的位置特征时,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板块位置了解到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多火山地震的岛国。特别是因为其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地震和火山,所以日本的传统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而且每年9月1日,日本全国上下举行大规模防震演习,演习防灾减灾的措施,这对于同样多地震的国家──中国来说是值得借鉴的。设计意图:日本作为初中国家地理学习的第一个案例,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认识国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本课题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通过教师之前设计的几个问题,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表述日本位置特征的方法,描述范围和轮廓特征,思考如何防灾减灾,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在合作探究中学会了如何交流、如何展示,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了解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的思路。另外,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和生命的珍贵。在这部分内容里还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