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质量评价细则2————————————————————————————————作者:————————————————————————————————日期:3十、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细则(100)项目评估要素分值评分方法得分感染管理监控1.组织结构:科内有医院感染控制小组,小组人员职责、分工明确。2.对于科室医院感染反馈存在问题有分析、改进措施、追踪检查记录。3.相关政策法规的培训:贯彻卫生部下发的相关文件及学习记录。①卫生部文件《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②《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5年5月);③《医务人员艾滋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卫医发[2004]108号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操作指引①口腔感染控制业务学习制度;②标准预防制度,个人防护制度,洗手制度,已知传染病患者的特殊防护制度和措施;③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制度,口腔专科消耗性器材的控感管理制度;④重复使用器械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质量监控制度,灭菌监控制度;⑤诊疗中感染控制制度;⑥诊疗区域环境消毒管理制度,每日、每周、每月环境消毒制度;⑦职业暴露处理及暴露后预防制度,锐器管理制度⑧综合治疗台消毒制度,水路消毒制度(过滤水路的维护制度),下水道消毒制度;⑨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⑩化学消毒剂使用与监测制度;○11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2特殊器械、材料的消毒灭菌制度:手机、模型(阴模、阳模)的消毒制度;○13口腔专科医院应提供: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医院感染漏报奖惩制度。20查看文件、资料及学习记录,缺一项扣1分45.从事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人员必须培训上岗。6.口腔专科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市级及以上的培训学习。布局与设备1.诊疗区域布局合理,按功能分区:诊疗区、技工室、清洗消毒区、候诊区、生活区。2.诊疗区域环境整齐,通风良好,牙椅间以屏障相隔或采用独立单间,单位牙椅面积不少于3×3m2,按四手操作布局设计;诊疗室地面、墙面、天花板应采用光滑无孔隙、易清洁、防水防火、防尘材料,设计上不留不可视区。3.应有无菌物品、清洁物品贮存柜。器械回收盒、医疗废物包装容器(袋)锐器盒放置合理。4.洗手池数目与牙椅数目比例为1:1,洗手设施完善,包括感应式或脚踏式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设施(纸巾、干手机、毛巾)等,有手卫生指引。诊室内洗手池保持清洁。5.综合治疗台牙椅水路可选用独立水源或过滤式装置,或带有自动水汽消毒控制设备。污水接入医院污水无公害处理系统。6.清洗消毒间面积不小于10m2,污染区域、清洁区域分区明显,标识清晰,布局流程符合消毒隔离原则,物流从污到洁单向流程设计。7.通风良好或有抽风设施。清洗消毒间应具备必要的清洗、消毒器械设施和设备,其中:污染区域:流动水源及水池,蒸馏水或纯水,高压水汽枪,器械回收盒,超声清洗机,手机清洁注油机等。8.清洁区域:自动封口纸塑包装袋或热塑封口机,标签机,压力蒸汽灭菌器。压力蒸汽灭菌器应符合口腔器械消毒灭菌要求应采用防返溢式地漏,排污系统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20实地查看,一项不合格扣1分诊疗中的医院感染1.开诊前①诊疗区域的清洁与治疗室接触范围表面隔离防护;②清洁综合治疗台水路及下水管道,方法:冲洗水路2分钟,抽吸式冲洗吸唾器30秒,冲洗痰盂下水管道;20现场查看,一项不合格扣1分现场查看,一项不合格扣1分5控制③准备和检查所需诊疗物品;④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前,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戴护目镜;⑤为病人准备个人防护用品。基本防护用品包括,防污胸巾、护目镜等;⑥检查使用后可重复医疗卫生用品(器械或材料等)和医疗废物的储存设施是否齐全。2.诊疗过程中:①戴手套操作时,避免接触医用防污膜覆盖外的部位,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②为减少医护人员手套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治疗过程中应采用避污隔离技术,更换手套,加戴塑料薄膜手套,使用后即弃;使用一次性纸巾取物,用后即弃;设备、物表遇污染后用消毒剂擦拭消毒。③尽量使用强吸吸引气雾和唾液,减少对诊疗环境的污染。④取用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