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伶官传序》习题2-(2)VIP免费

《伶官传序》习题2-(2)_第1页
1/5
《伶官传序》习题2-(2)_第2页
2/5
《伶官传序》习题2-(2)_第3页
3/5
《伶官传序》习题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乱者四应(yīnɡ)以一少牢告庙(告诉)B.仇雠已灭(chóu)系燕父子以组(组合)C.盛以锦囊(shènɡ)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D.与尔三矢(shǐ)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解析:A项,“应”应读“yìnɡ”;告,祭告。B项,组,绳索。C项,“盛”应读“chénɡ”。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C.抑本其成败之迹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解析:A项为加强祈使语气的副词,其余为代词。答案:A3.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C.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D.函梁君臣之首解析:A项,“兴”“亡”为使动用法;B项,“夜”为名词作状语,“乱”为形容词用作动词;D项,“函”为名词用作动词。答案:C4.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智勇多困于所溺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解析:A、B、C三项均为被动句。答案:D5.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C.入于太庙,还矢先王D.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解析:A、B、D三项均省略宾语“之”,C项省略介词“于”。答案:C二、课内阅读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方:副词,当,在。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哉:表赞叹语气。B.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所有的。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也:表惋惜、悲叹语气。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本:本来。欤:表反问语气。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微小的事。自然之理也也:表肯定、判断语气。解析:C项,本:推究。“而皆自于人欤”与前面的问句组成选择关系的问句,所以是疑问句。答案:C8.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以庄宗极盛之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极衰之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相进行对比,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B.文章通过一个“夫”字,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着眼于总结历史教训,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覆辙。C.“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前句以反问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后句则强调成败在于“人事”。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称的语句与文章开头的论断相呼应,揭示了“人事”的具体含义,强化了文章的观点。解析:C项,“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一说不准确,应为“否定”。答案:C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解析:注意“以”“其”“可谓”是本句的关键词。答案: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2)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解析:注意“及”“而”等词语的解释及句式特点。答案: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三、延伸阅读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4题。《苏氏文集》序(节选)(宋)欧阳修予友苏子美①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公其可无恨。”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伶官传序》习题2-(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