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压缩语段”技巧例谈语段压缩是备受高考青睐的考点,自1999年首次出现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每年都有考查,并已初步形成考查的题型模式。今年全国共有江苏、天津等六省市考查了这一考点。不管何种题型模式的压缩,不管需采用什么方式方法进行压缩,归根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有人说压缩后的语句其实就是一个关键信息的集合体。这句话明确指出了关键信息有效信息的重要作用。这里的关键信息就是有效信息,但关键信息有效信息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如何来找关键信息有效信息呢?下面依类分别类说。一、浓缩概括类题目要求提取全面、准确的有效信息。例1、2004江苏卷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代表人物,请用不超过50字的一句话概括。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搏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分析此文段的内容理解有一定难度,即对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一句不理解,很多同学遗漏了郭沫若的观点。另外因为没注意魏晋封建论的暗示而导致语言表述不够简洁。解题时如能对应题目要求,找出涉及的所有代表人物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尚钺。再依据魏晋封建论说法的提示概括出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等学说名称就不会遗漏要点且语言也简洁了。然后再将人物与学说准确配对,则可完整答出该题。答案为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例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主旨。12字以内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今年一月的读者调查显示,在2002年有508的读者常读成功励志类的图书,有43的读者常读人物传记类图书。这表明成功进取的经验是当前青年人的一个强需求。不过,偏食有害健康呀!分析如果不顾及最后一句,上文则可概括为青年一代阅读取向为积极进取。但这样的概括未能全面把握有效信息,未能把作者的感情倾向概括出来。既不符合语段压缩的整体性原则,也不符合倾向性原则。本语段恰当的概括应为青年一代阅读偏食。一般说来,此类题目要求对关键信息即有效信息进行全面、准确提取。当然,全面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2001年全国高考27题,只要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信息概括全面即可,至于发现古钱币等是无效信息。二、新闻压缩类要求挖掘具备新闻价值的有效信息。新闻有三性真实性、时效性、受众性。在语段压缩解题时可以把真实性作为次要元素处理,而时效性、受众性则是我们挖掘具新闻价值的信息关键所在。新闻压缩类包括拟一句话新闻、拟新闻标题、拟新闻导语等形式,说到底,不管哪形式,落实到最后就是要找准新闻主体事件。可问题就是学生不知怎样把握新闻的主体事件。课堂上我是这样对学生说的多件事中,时间最近、社会影响最大事最有新闻价值,也就我们需要的有效信息!在一次课堂练习中,不少学生竟以谭盾在其音乐作品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后表示非常欢欣、谭盾音乐无国界梦想成真等,诸如此类未抓住主体新闻事件的答案回答下题。例3、为下面信息拟一句话新闻18字内⑴华裔作曲家谭盾在国际古典音乐领域中以其融合各文化元素的交响乐、歌剧和多媒体创作而独树一帜,为电影《卧虎藏龙》而作的原创音乐更是他的一部成功佳作。⑵连续获得比利时佛兰德原创音乐奖、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大奖和台湾金马奖。⑶近日该作品又获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及主题曲提名。⑷对此,谭盾表示作为一个作曲家,我的梦想是让音乐成为无国界、跨领域的艺术。现在这个梦想和这份努力经由奥斯卡金像奖,经由‘东西方大家庭’中的观众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