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13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训练(二)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有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五四运动2.下图所示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灾难。其中“火劫”发生在A.中英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3.“(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文中这样评价左宗棠是因为A.左宗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B.左宗棠以武力收回了伊犁C.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D.左宗棠在新疆建立了行省4.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大梦唤醒”的表现是A.地主阶级掀起“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B.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C.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5.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晚期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①《鸦片战争》②《末代皇帝》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④②①③D.④③②①6.奕䜣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A.轮船招商局B.汉阳铁厂C.江南制造总局D.湖北织布局7.八年级(1)班的同学要举行“戊戌变法主题辩论会”,下列不能作为辩论会论据的是A.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B.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C.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D.实现了民族独立9.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A.君主立宪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民主科学时代D.社会主义时代10.“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为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本主义11.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112.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C.宣读婚誓,互抉约指,携手同归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13.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A.李鸿章—洋务运动B.魏源—戊戌变法C.孙中山—辛亥革命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14.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A.五四爱国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红军长征胜利D.新中国成立15.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16.“红色战士志气昂,好比东方升起的太阳,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猛如虎,冲锋陷阵,无坚谁敢当。”这是红军长征期间出现的一首战斗歌曲。以下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湘江战役②巧渡金沙江③吴起镇会师④飞夺泸定桥⑤甘肃会师⑥爬雪山、过草地A.①②④⑥③⑤B.①②⑤③④⑥C.②①④⑥⑤③D.①③④②⑥⑤17.“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