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去伪存真(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遭受西方国家侵略B.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D.民族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2.近代上海被迫辟为通商口岸,与之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趁火打劫,霸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俄国D.日本4.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幼童》,追述了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维新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5.19世纪70年代中期,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并收复新疆的是()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6.“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这种主张出自()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7.洋务派为“求富”而兴办的企业是()A.轮船招商局B.福州船政局C.江南制造总局D.安庆军械所8.中国近代第一个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仁人志士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孙中山9.根据论从史出的原则,“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B.允许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第1页共7页C.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10.以下五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虎门销烟》②《鸦片战争》③《末代皇帝》④《火烧圆明园》⑤《甲午风云》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①②④⑤③D.③④⑤①②11.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12.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13.有的史学家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孙中山摸到的时代主题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反对外国侵略C.主张耕者有其田D.实行三民主义14.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是指()①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④推翻北洋政府的反动统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5.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6.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冒着枪林弹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A.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B.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17.右图是贵州省遵义的某革命遗址照片.请你选出与这幅照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吻合的主题词()第2页共7页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C.革命圣地延安精神D.抗战胜利举国欢庆18.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武昌起义19.有关红军长征的意义表述不准确的是()A.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B.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D.为争取革命新局面的到来创造了条件20.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一百多年来帝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文中的“转折点是指()A.刘邓大军挺进中原B.抗日战争胜利C.三大战役胜利D.孟良菌战役胜利21.下列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A.黄浦军校B.北伐战争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22.“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