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的方案设计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自助的过程。它可以为健康正常的人提供一种促进自身人格成长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并因其独特之处和肯定的效果,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企业管理、军队训练、心理治疗等领域。现将辅导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简单介绍如下:一、目标:促进班级心理宣传员的相互沟通,提高他们的自我认识,促进自身的成长。二、活动程序:(一)热身活动主题:团体形成、建立信任设计依据:团体形成初期,采取一些轻松的活动,使成员通过接触交流,建立信任,有助于成员在以后的活动中互相支持、协作。活动安排:1、微笑握手:目的:感受团体心理成长的特殊氛围。操作:指导者:“今天的你与以前的你是不一样的,你今天心情愉快,积极乐观,让我们团体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今天这个不一样的你。请你面带微笑,和周围的人亲切的握握手,打个招呼。”指导者引导大家争取与每一位成员握握手。2、轻柔体操:目的;放松,减轻焦虑、活跃气氛。操作:指导者与全体成员围成圈,面对圆心,指导者先做一个动作,要求成员模仿三遍、然后成员依次做一个动作,大家一起模仿。无论什么动作都可以达到放松,减轻紧张气氛的效果,有时,一些极富创造性的动作会引起大家愉快的笑声。3、背坐起立:目的:增强信赖感。操作:每人寻找一个伙伴,两人一组背靠背坐于地板上,双手抱肩,然后相互用背靠紧,用力推挤渐渐站立起来。团体分享感受。4、刮大风目的: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操作:请大家围成一个圈坐好,指导者下口令:刮大风,大风刮到“什么特征的人身上”,符合这个特征的人就要迅速离开自己的座位,换一个座位坐下,看谁又坐到了自己原来的位置上。5、无家可归目的:形成成员的归属感,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操作:成员手拉着手围成圆圈后,指导者下令“向右转”或“向左转”,边走边听口令。当听到“2”后,成员必须迅速组成2人的小组,然后重新拉着手,继续根据指导者不同的口令组成不同的小组。对于每次活动中“无家可归”者,可以听听他们的感受。6、三个最:目的:促进团体形成,营造和谐的氛围。操作:固定小组内成员轮流介绍自己的三个最:即最高兴的事、最喜欢的人和最烦恼的事分别是什么?谈完后,团体分享感受。7、签订活动契约,确定组名、口号:目的:保证团体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良好团体氛围的形成.。操作:固定小组讨论本团体成员在参加团体活动过程中应该遵守哪些规则,各组派一人报告讨论结果,指导者将所有讨论结果汇总,最终形成本团体的活动契约,并请每位成员在活动契约上签字。8、滚雪球目的:尽快认识小组成员。操作:一个人首先说出包含自己某些信息的句子,可以设定为家乡、专业、兴趣爱好、姓名四个信息,第二个人重复前一个人信息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特征,如“我是来自山东济南计算机专业的爱好打篮球的某某旁边的来自⋯⋯”,以此类推。热身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只要能够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就可。(二)自我探索的活动目标:全面地认识自己设计依据:要适应社会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前提是必须首先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进而认识别人,接纳别人。1、20个我是谁?目的:认识接纳自我和他人操作:每人写20句“我是一个的人”。要求反映个人的特征,写完后固定小组内交流,任何人都抱着理解他人的心情,去认识团体内一个个独特的人。最后小组代表发言,团体分享感受。2、人际关系中的我父母眼中的我兄弟姐妹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自己眼中的我学生眼中的我同事眼中的我爱人恋人眼中的我自己理想中的我目的:促成成员全面的自我认识。操作:成员各自填写下表。指导者注意观察,填写的过程会反映出不同的心态。填完后固定小组内交流。指导者要特别注意:成员对哪一个人的看法最重视?为什么?最难填写的是什么?为什么有人填不出来?3、自画像目的:通过投射,强化成员自我认识。操作:指导者给每位成员发1张图画纸,固定小组发1盒彩笔。然后请成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