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西省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第2部分第1章第2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课件-新人教版VIP免费

山西省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第2部分第1章第2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1/16
山西省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第2部分第1章第2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2/16
山西省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第2部分第1章第2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3/16
例1(2008·湖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欧阳)公讳颍,字孝叔。咸平三年,举进士中第,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能名,即州拜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建宁县。未半岁,峡路转运使薛颜巡部至万州,逐其守之不治者,以谓继不治非尤善治者不能,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以治闻。由万州相次九领州而治之。一再至曰鄂州。二辞不行: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最后嘉州,以老告,不行。实治七州,州大者繁广,小者俗恶而奸,皆世指为难治者。其尤甚曰歙州,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毫发、坐起语言,日时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其视入狴①牢就桎梏,犹冠带偃箦②,恬如也。盗有杀其民董氏于市,三年捕不获,府君至,则得之以抵法。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公曰勿捕与购,独召富家二子,械付狱,鞫③之。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谏。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及取其所盗某物于某所,皆是,然后欢曰:“公,神明也。”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公刚果有气,外严内明,不可犯,以是施于政,亦以是持其身。初,皇考侍郎为许田令,时丁晋公尚少,客其县。皇考识之,曰贵人也,使与之游,待之极厚。及公佐峡州,晋公荐之,遂拜著作。其后,晋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荣显,而公屏不与之接。故其仕也,自著作佐郎、秘书丞、太常博士、尚书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郎中,皆以岁月考课,次第升,知万、峡、鄂、歙、彭、岳、阆、饶、嘉州,皆所当得。及晋公败,士多不免,惟公不及。明道二年,以老乞分司,有田荆南,遂归焉。以景祐元年正月二十六日终于家,年七十有三。(选自《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有删节)【注】①狴(bì):监狱。②箦(zé):竹席。③鞫(jū):审讯。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B.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C.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D.使与之游,待之极厚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命题揭秘】这是一道传统的文言虚词题,以比较的形式考查四个不同的虚词,虚词都放在具体的句子里,需要结合不同的语境来分析。四个选项中,前一个句子来自语段本身,后一个句子则来自教材。【解析】C。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这道题,须积累一定的常用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知识,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基础或者相当的语言直觉感受能力;答题方法主要是借助语境比较异同作合理推断。A项,因,前者为连词,可译作“于是”;后者为介词,译作“趁机”。B项,以,两者都可译作“因为”,但用法上,前者是连词,后者为介词。C项,其,用法上都起指代作用,都可译作“他(他们)的”,意义和用法相同。D项,者,前者为介词,后者为连词。B、D两项的判断,需有一定的语感为基础。2.(原创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有讼则取以证以吾一日长乎尔B.皆以岁月考课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以是施于政天人性命之学,不可以空言讲也D.以景祐元年正月二十六日终于家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解析】C。A项,以,前者为连词,“来”;后者为连词,“因为”。B项,以,前者为介词,“凭借”;后者为介词,“拿”。C项,以,两者都为介词,“用”。D项,以,前者为介词,“在”;后者为连词,“来”。【参考译文】(欧阳)公名颍,字孝叔。(宋真宗)咸平三年,考上了进士,开始时担任峡州军事判官,因为有治理的才能而名声远扬,就被州中任命为秘书省著作佐郎,担任建宁县知县。不到半年时间,峡路转运使薛颜巡视检查来到万州,撤销那个不称职的州官,认为要替代那个不称职的官吏没有那些能力特别突出的官员是做不到的。因而上奏朝廷从建宁县派遣欧阳颍公前往代替他。(到任后)又因为治理得力而闻名,从万州担任州级长官连续九次担任州级长官并且都治理得很不错。一迁再迁而到那个叫做鄂州的地方,他两次推辞没有到任:第一次是安排在彭州,因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西省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第2部分第1章第2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课件-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