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金版新学案》河南省2012高三语文一轮-第二篇-第二部分专题十三-第二节文言虚词课件-语文版VIP免费

《金版新学案》河南省2012高三语文一轮-第二篇-第二部分专题十三-第二节文言虚词课件-语文版_第1页
1/158
《金版新学案》河南省2012高三语文一轮-第二篇-第二部分专题十三-第二节文言虚词课件-语文版_第2页
2/158
《金版新学案》河南省2012高三语文一轮-第二篇-第二部分专题十三-第二节文言虚词课件-语文版_第3页
3/158
第二节文言虚词1.(2010·湖南卷·原文和译文见第一节)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势倾群臣而.下不忌爽籁发而.清风生B.孔明移军且.至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不觉其言之发也.翳桑之饿人也.D.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解析:本考4个虚词“而、且、也、之”,出题项是找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其实根据课堂上总结的18大虚词的运用规律,很容易发现,尽管自己很难翻译出各个虚词的准确意义,但是只要根据句子的结构特征,不看原文都能做出来。例如A项的第一句的“而”字放在前半陈述后半否定,这是明显的“转折”标志;第二句的“而”字放在相同结构的两个半句之间,这是明显的“顺承”标志,于是A项错误。C项第一句的“也”字放在陈述一件事情的句子末尾,这是明显的“语意结束”标志;第二句的“也”字放在什么样的人的末尾,这是明显的“判断”标志,于是C项不对。D项第一个“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明显的“结构助词”标志;第二个“之”放在否定的倒装句中,明显的“宾语前置倒装”的标志,于是D项也不对。ACD三项都不对,那就只有B项是对的。从这一点来看,就算文章没有看懂,我们只要通过各个句子的结构,同样也能把这道题搞定。答案:B2.(2010·浙江卷·原文及译文见第一节)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唯《易》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拂衣而.出倚歇而.和质C.遂得免焉.风雨兴焉.D.复还于.蜀且贰于.楚也解析:A项“其”副词,表反诘,译为“岂”“难道”;“其”连词,表选择,译为“或者”“还是”。C项“焉”前句中为语气词,后句中为兼词。D项“于”均为介词,前句译为“至”“到达”;后句介入对象,译为“对于”。B项“而”都是连词,表修饰,表示方式或状态。答案:B3.(2010·山东卷·原文及译文见第一节)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童子亦欲学之.乎?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遂言甫于.朝当其欣于.所遇C.金公以.御史为参军以.勇气闻于诸侯D.听其.召募其.皆出于此乎解析:A.代词,代指“八阵图”;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介词,向;介词,对。C.介词,凭……的身份,凭借。D.代词,他,代指申甫;语气副词,大概。答案:C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主要有:而、何、乎、乃、其、且、也、若、所、之、为、焉、以、与、则、者、因、于。在复习备考中应结合教材熟记这些虚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高考中,此类试题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来综合考查考生对虚词的掌握情况。因此,掌握课文中常见虚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有助于考生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可以使考生根据已知知识推出未知知识。高考试题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词性一般都相同,大多数虚词的位置也相同,只区分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即可。因此,考生可以结合课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试题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下面用列表的形式把18个考试大纲规定的文言虚词分类讲练如下:而连词关系例句译并列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又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而且、并且承接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指南录〉后序》)就、接着,或不译连词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但是、却假设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如果、假如修饰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连接状语,可不译代词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你的复音虚词而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限止语气,罢了解析:C项为代词,你;A、B、D项均为连词,表目的,来。答案:C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C.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③人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金版新学案》河南省2012高三语文一轮-第二篇-第二部分专题十三-第二节文言虚词课件-语文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