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透镜及其应用1.(2018?宜春模拟)赛赛有两个直径都为d的透镜,为辨别两透镜的种类,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则根据这两个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甲光斑的可能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一定是凹透镜B.形成甲光斑的可能是凹透镜,形成乙光斑的一定是凹透镜C.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凹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凸透镜D.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凸透镜【考点】透镜及其分类;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答案】D2.(2018?张家口二模)如图所示,O为凸透镜的光心,Q1OQ2为凸透镜的主光轴,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用f表示透镜的焦距,A′B′为物体AB的像,A′B′箭头方向平行于主光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B在图中M区域,与主光轴平行B.物体AB在图中M区域,与主光轴不平行C.物体AB在图中P区域,与主光轴平行D.物体AB在图中P区域,与主光轴不平行【考点】透镜的光路图.【解析】由题意知,像A′B′成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此时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物体应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且物体在主光轴下方,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利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作出物体AB,由图可知,物体应在主光轴下方,所以物体在图中P区域,箭头方向向右斜上方,与主光轴不平行。故选。【答案】D3.(2018?路桥区模拟)如图是一款人脸识别取款机,它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然后分析人脸的信息。人站在ATM机前,看一眼摄像头,再输入手机号、取款金额、密码,自动吐钞,拿走现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这种镜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镜头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实像D.若镜头焦距为10cm,为了能形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考点】生活中的透镜.【答案】C4.(2018?运城模拟)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8cmB.当u=6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答案】A5.(2018?石家庄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幻灯机、电影放映机都是利用了如图所示的成像规律B.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缩小的像C.凸透镜位置不动,向左移动蜡烛,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如果在原凸透镜位置换上一焦距更小的凸透镜,若光屏不动,为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应将蜡烛适当向右移动【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答案】D6.(2018?阳信县模拟)小斌在元宵节晚上带爸爸妈妈到中海看大型景观“缤纷四季”,景观太美,想留个影,先给爸爸妈妈拍了张在通廊内的特写,然后想再拍一张全景的照片,他应该执行的操作是()A.远离景观,同时拉长镜头与胶片的距离B.靠近景观,同时缩短镜头与胶片的距离C.远离景观,同时缩短镜头与胶片的距离D.靠近景观,同时拉长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先给爸爸妈妈拍了张在通廊内的特写,然后想再拍一张全景的照片,说明像应变小,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应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因此他应远离景观,同时缩短镜头与胶片的距离。故选C。【答案】C7.(2018?定安县一模)下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及其矫正的一组图片是()A.B.C.D.【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故B图符合要求。故选B。【答案】B8.(2018?临沂模拟)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