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怎样合理安排?我校在上级的坚强领导下,努力的整合全乡教育资源,并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一系列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一、在上级有关部门扶持下,匹河民族完小和谐稳步的发展。我县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体制、学校布局、办学条件改善、教师校本培训、困难学生补助等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倾斜政策,保证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健康、稳步、快速发展。学生免收学费、杂费、生活费,切实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在扶贫助学活动中,向农村学生倾斜,扩大资助人数,有效防止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现象的发生。在人事调配上,也采取倾斜政策,优先考虑和解决农村师资需求,增加了教师编制,确保了农村学校师资数量和质量。二、明确职责,严格管理。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是一项既全面又具体、既系统又繁杂的工作,我校要求日常管理过程中突出“管”和“抓”两个字,在学校内部推行“三全”,即:“全程、全面、全员”的管理办法。“全程”就是从学生入学到离校的全部过程都有管理任务;“全面”就是全方位,学校的每一个场所、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有管理的具体要求;“全员”就是从校长到后勤工作人员,每一个教职工都有管理学生的具体岗位和职责。我们还制定了《匹河民族完小食堂管理制度》、《匹河民族完小宿舍管理制度》、《匹河民族完小宿舍十条线》等对学校的宿舍和食堂管理制度。强化对食堂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我校在抓好全乡各项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民族中心完小的学生内务管理,校园内每天打扫三次卫生,学生寝室做到“八条线”:被子枕头一条线、床单拉平一条线、箱子摆放一条线、毛巾挂放一条线、脸盆水桶一条线、鞋子摆放一条线、口缸牙刷一条线、餐具摆放一条线。要求校园内不见一粒瓜子皮、不见一片垃圾,永远告别了学校脏、乱、差的现象。今年三月份,又制订了《匹河完小教师考勤管理办法》和《匹河完小教学质量奖惩办法》,狠抓学校管理、狠抓教学质量,在全体教工中牢牢树立质量意识三、我校始终坚持“教学质量、教学效益”为发展目标,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创设舒适的花园式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都是为提高民族寄宿制学校的教育质量,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服务的。我们一直以“优化生活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教学质量”为办学宗旨,突出本地民族特色,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力争做到让家长放心,学生能学好知识,教师乐教。四、实施人性化管理,营造和谐温暖的生活环境。农村寄宿制的办学难点就是新生到学校还不能适应离开父母的生活习惯,我们教师热情地逐个带到宿舍,帮忙打好铺盖,整理日常用品,使学生消除失落、寂寞感,安下心来学习。同时,建立班主任责任制,要求班任经常深入寄宿生当中,同他们交朋友谈心,了解掌握每个寄宿生的心理及学习动态,同时学生病了由班主任亲自送进医院要药,给学生端水送饭,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五、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作息时间。匹河民族完小实行“两操”制,每天早晨7:30早操,上午10:00课间操。晚自习时间教师轮流下到班级,或指导活动,或指导课业。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想学”,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变“教我学”为“我会学”。同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书写评比、读书活动、作业展评、美术作品展览等,激发寄宿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特长,开阔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使寄宿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全面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把“三生教育”列入到课程中。六、注重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寄宿制学校承载着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双重责任,所以,抓好学生养成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也成为寄宿制学校的工作重点。他们根据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的操作要求,从以下方面入手抓好养成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围绕“四个利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即: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利用课堂教学,将诚信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