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中的形象和事物、景物的象征意义,明确中心。2.理解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明确文章的思路、文章结构、层次。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义,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挖掘其潜在或深层意义。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赏析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4.理解作者所写的景或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读出个人心得,进行感悟评价。[成语万花筒]成语不离“天”,在下列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字,使每个成语完整无误。试一试,你准行。偷天换()烽火()天得天独()乐天知()普天同()欢天喜()伤天害()悲天悯()听天由()滔天大()海阔天()重见天()异想天()石破天()丧尽天()【参考答案】偷天换日烽火连天得天独厚乐天知命普天同庆欢天喜地伤天害理悲天悯人听天由命滔天大罪海阔天空重见天日异想天开石破天惊丧尽天良[文常小贴士]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第5讲记叙文阅读全攻略(三)国色天香——牡丹寒秋三魂——菊花六月花神——荷花花中皇后——月季凌波仙子——水仙九里飘香——桂花花中隐士——菊花天下第一香——兰花本节课重点在于散文的阅读训练。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这里说的散文是指以写景、状物为内容的狭义的抒情散文。[快乐热身]环节重点在积累成语,建议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花几分钟的时间帮助学生积累。[读文章试身手]环节选用了四篇文章。教师要注意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文章的中心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文章后有[教学思路导引]这个环节,教师参考这些内容,也可以补充。在授课中,建议先让学生阅读文章,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中进一步引导,帮助学生得出结论,最后再让学生做文章后的习题,教师讲解方法,点拨技巧,订正答案。(一)繁星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讲义使用参考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1.首句“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表露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也为第二句引出“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做了。【参考答案】热爱之情铺垫2.第2段回忆“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繁星的和。【参考答案】情景感受3.“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它们由表及里,由浅及深,一气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分析】本题不仅考查对修辞方法的判别,而且还进一步考查对修辞方法在句中作用的理解。做这类题,就是鉴赏修辞的表达作用,分析其用法的妙处。答题的时候要结合该修辞的特点作用及文中具体的语境来作答。4.第3段末尾说“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