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考试复习题(课标+四年级上册教材)一、填空。.1.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2.第一学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语文课程的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运用规律。4.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5.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6.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7.第一学段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8.第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9.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10.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地理解。11.四年级学生仍有比较重的(识字)任务。四年级上册要求学生能(独立)画出应该掌握的(生字、新词),然后(自学)。12.要完成四年级上册的生字新词学习任务,学生必须认真写好(摘录笔记)。13.教材在课后或单元最后以“金钥匙”的形式对阅读做了指导。编者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会(独立)阅读的(策略)、(方法)并形成(习惯)。14.梅和雪各有妙处,有宋代卢梅坡诗句为证:“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15.贝多芬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本册教材中课文《月光曲》介绍了他创作《月光奏鸣曲》的故事。二、单项选择题。1.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C)。A.40万字B.60万字C.100万字2.第二学段对词句教学要求不恰当的一项是(B)。A.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B.结合图画和生活实际理解C.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3.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A)。A.语文实践B.多分析课文C.多做练习4.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B)。A.了解故事梗概B.找出有价值的信息C.体会作品的情感2/85.第三学段要求用毛笔书写(B),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A.行书B.楷书6.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写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C)。A.表达和交流B.热爱生活C.写作兴趣和自信心7.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A),体会作者及作品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A.品味语言B.培养语感C.学习语言8.教师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B)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A.提高阅读兴趣B.展示与交流C.自由阅读9.教材内容的安排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A)的整体提高。A.语文素养B.听说读写能力C.口语交际能力10.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和写、(D)有机结合,相互促进。A.仿写和续写B.交流与评价C.倾听与表达D.说与写1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A画幅节俭允许筋疲力尽B振落窟窿气慨油然而升C诱惑辨解污浊粉妆玉砌D跳耀周游搁置震奋人心12.以下成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C)A因材施教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心驰神往B小心翼翼毛骨悚然集腋成裘身临其境C千钧一发戛然而止披星带月琳琅满目13.下列加点字读音有错的一组是(C)A戛.然而止(jiá)衣襟.(jīn)河堤.(dī)播种.(zhǒnɡ)希望B雄姿英.发(yīnɡ)民族.(.zú)憧.憬(chōnɡ)攥.着(zuàn)C落.下毛病(lào)摇曳.(ya)延.伸(yái)宁.愿(nìnɡ)14.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C)。A接纳.(nà)即.(jì)将脊.(jí)背瞠.(chēnɡ)目结舌B尴尬.(ɡà)抑.制(yí)枯.枝(kū)栉(zhì)风沐雨C空落.落(lu?)教诲.(huì)凛.冽(lǐn)彤.(t?nɡ)云密布D崭.(zhǎn)新涝.(láo)灾体谅.(liánɡ)入场券.(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