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案VIP免费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案_第1页
1/3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案_第2页
2/3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案_第3页
3/3
【课标要求】知识目标:描述人体内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能力目标:自主学习,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情感目标: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重点:描述人体内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难点:自主学习,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自学导航】1.人体废物的排出有哪些途径?2观察80页插图,描述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形态特点和主要功能;3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包括哪些结构?4尿的形成先经过()对血液的()作用在()形成原尿,再经过()对原尿的()作用形成尿液;5血液、原尿、尿液的成分区别是什么?6尿的排出过程是什么?7排尿有何意义?【基础知识梳理】肾脏:作用尿的泌尿系统的组成输尿管:作用形膀胱:作用成尿道:作用和肾小球排肾单位肾小囊出肾小管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尿的形成2.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过程:尿的排除意义:【能力提升】1、下列的人体生理活动中,哪项不属于排泄?()A、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B、汗液的排出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D、皮脂腺的分泌2、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在()A、肾小球B、肾小管C、肾小囊D、肾孟3、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里减少了()等成分?A、尿素B、葡萄糖C、二氧化碳D、蛋白质4、对于健康的人来说,肾脏的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腔、肾小管末端所容纳的相同的物质是()A、水、无机盐、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尿素B、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C、水、无机盐、尿素D、水、无机盐、蛋白质5、若上常人体内血糖浓度达到或超过016%时也会出现尿中含糖的现象说明()A、胰岛素分泌过少B、肾小球发生病变,过滤作用过强C、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有限D、肾小管发生病变并失去重吸收能力6、下表是甲。乙、丙三人尿液的成分情况:甲、乙、两三人中,属于正常人的尿液样本是,属于肾小球发生病变的尿液样本是,属于糖尿病的尿液样本是。7、下图是肾脏内部结构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1)若[7]则完全画出,则此图合称为。(2)图中的[2]和[4]分别是和。(3)图中[6]内液体成分和[3]中的液体相比较,主要不含有。(4)在尿的形成过程中,对血液起过滤作用的结构是[]和[]。对原尿起到重吸收作用的结构是[]。16、下图是人体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1)请指出A、D、E、G中流动血液的是;属于尿液的是;属于原尿的是。(2)为什么G处的葡萄糖含量比C处的葡萄糖含量高?。(3)一个成年人一昼夜可产生原尿150升,而一昼夜实际排尿易只有1.5升,为什么?。(4)如果在E处发现有蛋白质和红细胞,这说明了什么。【疑难辨析】1、排泄与排遗的区别:在人体生理学上,只把代谢终产物经过血液循环而最后由某些排泄器官往体外排出的过程称为排泄;食物消化后的残渣,由于为进入血液,未参与人体细胞的代谢,不是代谢的终产物,因而其排出过程称为排遗。2、尿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肾小球的结构类似过滤器,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过滤到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水和某些溶质被管壁上皮细胞全部或部分重吸收回血液,尿素、尿酸等则重吸收较少。【学习札记】附:能力提升题答案:1、D2、A3、A4、C5、C6、甲丙乙7、肾单位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3肾小球5肾小囊壁6肾小管8、ADEG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肾小球有炎症,通透性增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