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单项选择题1、在心理测验的发展史上,弗兰西斯·高尔顿的主要贡献是:A.首次提出“心理测验”一词B.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C.第一个倡导心理测验的人D.提出“智力商数”的计算方法2、“心理学若不立足于实验和测量上,决不能够有自然科学之准确”的观点是由提出的。A.高尔顿B.卡特尔C.比内D.冯特3、1916年出版的“斯坦福-比内量表”首次使用了“”的概念。A.智力水平B.智力年龄C.智力商数D.离差智商4、测验题目的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中并不包括:A.已出版的标准测验B.理论和专家的经验C.因素分析的结果D.临床观察和记录5、反应定势也叫,是被试的一种反应倾向,与测验内容无关。A.反应风格B.位置定势C.猜测定势D.求“快”定势6、主试的期望对测验结果的影响倍受心理学家的关注,称:A.挫折效应B.社会交换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掩蔽效应7、仔细分析心理测验的记分过程,其中并不包括:A.确定记分程序B.记录被试反应C.计算最后得分D.参考标准答案8、准确地说,通过将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相比较而获得的测验分数叫:A.导出分数B.标准分数C.常模分数D.原始分数9、常模团体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其常模团体的母体就是:A.常模样本B.常模总体C.目标总体D.参照团体10、在心理测验中,由原始分数构成的分布转换而来的分数叫:A.导出分数B.标准分数C.常模分数D.常模参照分数211、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就是通常所说的:A.一般常模B.导出分数C.特殊常模D.测验常模12、发展常模有多种表示方法,但其中并不包括:A.智力年龄B.智力商数C.年级当量D.发展顺序量表13、在比内-西蒙1908年的智力量表中首次使用了的概念。A.智力年龄B.智力商数C.比率智商D.离差智商14、当目标总体很大时,我们可以按照一定规则对目标总体进行分组,再在组内随机抽样,这种抽样方式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组抽样D.分层抽样15、在不同的时间给一组被试施测两个等值的测验,得到的测验分数的相关就是: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内部一致性信度D.重测复本信度16、如果某测验的效度为0.70,则在测验中测验分数无法作出正确预测的比例是:A.0.30B.0.70C.0.49D.0.5117、明朝初期笔试成为科举取士的一部分,这可视为的正式开始。A.成就测验B.智力测验C.能力倾向测验D.人格测验18、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是采用编制的人格问卷。A.理论推演法B.经验效标法C.因素分析法D.序列系统法19、“心理测验”一词最早出现在发表的《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中。A.高尔登B.比内C.卡特尔D.推蒙20、斯坦福-比内量表第四版的最大改变在于采用模型来划分和构建分测验。A.智力结构B.智力层次C.离差智商D.比率智商21、根据被试的要求不同,测验可分为:A.文字测验与非文字测验B.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3C.诊断性测验与预测性测验D.最高作为测验与典型行为测验22、在心理学界,被公认为教育测验鼻祖的学者是:A.比内B.推蒙C.桑代克D.赖斯23、1922年夏天,中华教育改进社曾聘请美国教育测验专家来华讲学并主持测验编制工作。A.桑代克B.麦考尔C.普莱西D.赖斯24、如果某测验信度系数为0.80,那么该测验中测量误差造成的变异占总变异的:A.80%B.20%C.64%D.36%25、一次测验结束后,将测验按一定的标准分为等值的两半,来求相关系数,这样得到的信度为:A.分半信度B.复本信度C.同质性信度D.重测复本信度26、确定内容效度的主要方法是:A.统计分析B.专家判断C.经验判断D.复本信度27、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理论是由提出的。A.瑟斯顿B.吉尔福特C.卡特尔D.斯腾伯格28、如果一个测验的效度系数是0.70,那么测验分数能够正确预测的比例是:A.49%B.51%C.70%D.30%29、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WAIS-RC)的修订主持人是:A.林传鼎B.张厚粲C.陈仲庚D.龚耀先30、首次采用分测验形式的斯坦福—比内量表是:A.1916年量表B.1937年量表C.1960年量表D.1986年量表31、在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化出来的导出分数,我们称之为:A.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