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术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A至少80-100次/分B至少100次/分C至少120次/分D至少60-80次/分E、80次/分2、除颤是两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A、10cmB、8cmC、5cmD、6cm3、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A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B至少3cmC至少5cmD至少6cm4、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A200J;B300J;C360J;D150J5、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A100J;B100-150J;C150-200J;D300J6、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A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B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C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D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7、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A心脏停搏;B无脉性室颤;C室颤;D电-机械分离8、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A胸外按压;B静脉推注利多卡因;C静脉推注胺碘酮;D立即除颤9、现场心肺复苏包括C、B、A三个步骤,其中A是()A、人工循环B、人工呼吸C、开放气道10、心率报警发生的时间应小于()。A、8sB、10sC、12sD、14s11、时间常数是反映心电监护仪的()特性。A、中频B、低频C、高频D、整个频段12.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A、1次B、3次C、2次D、4次13、救治者对有脉搏婴儿和儿童患者只人工呼吸而不需要胸外按压的频率为:()。A、12-20次/分B、8-10次/分C、10-12次/分D、6-12次/分14、囊瓣面罩和储气袋联合使用,可以使氧和达到()。A、40%B、50%C、60%D、90%15、正常成年人的潮气量:()。A、300-500mlB、400-600mlC、600-800mlD、500-700ml16、使用简易面罩通气开通氧气瓶,速度维持在()L/min左右。A、2-3B、3-5C、7-10D、11-1217、用口—面罩方式进行通气,吸气时间保持在()秒,呼气时间约()秒。(A)A、1.5-2,1.5-4B、1-1.5,1-3C、-1.5-2,1.5-2D、1-1.5,2-318、囊瓣面罩通气时用双手挤压球囊,使通气量保持在()ml。A、600—800B、800—1000C、1000—1200D、1200—150019、呼吸球囊使用过后用()mg/l效氯浸泡()分钟后冲洗晾干备用。A、60045B、80030C、60030D、10003020、因呼出气不经呼吸囊及储氧袋,用后不必消毒,用()酒精擦拭备用。A、75%B、95%C、50%D、30%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成人CPR,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频率的比例是。2、与为电除颤的绝对适应证(非同步)。3影响除颤的因素有、、、。4、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5、在死亡边缘的患者,BLS的初期黄金时刻是分钟?2005年与2010年发生几个重要变化其中生存链的内容包括、、、、。6、心肺复苏程序重大变化,指南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的心肺复苏程序从更改为。7、胸外按压时要尽量减少中断,如中断应尽量少于多少时间秒。8、心电监护操作时除评估患者病情外,还要评估周围环境、、及。9、心电监护操作时标准导联中包括三个导联,它们是Ⅰ导联、和。10、心电监护在监护超过小时要更换电极位置,以防皮肤过久刺激而发生损伤。11、呼吸球囊由、、、、等组成。12、使用简易人工呼吸器连接面罩呼吸气囊及氧气调节氧流量氧浓度。13、行CPR术按压次后立即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三、简答题共30分。1、简述心肺复苏的终止指标(5分)。2、简述除颤时电极板放置的标准位置(8分)。3、简述使用心电监护仪是造成心电监测伪差得原因(10分)。4、简述使用呼吸球囊的效果评价(7分)。答案一、选择题。1—5BACCC6—10BCDCC11—15BAADB16—20DABCA二、填空题1、30:22、心室颤动心室扑动3、时间能量的选择经胸电阻抗电极板的位置4、360J5、4—6尽早识别于激活EMSS系统尽早实施CPR快速除颤有效的生命支持(ALS)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6、A—B—CC—B—A7、58、皮肤情况是否有电磁干扰9、10、7211、气囊、储氧袋、活瓣、面罩、衔接管12、5-10升∕分40%-60%。13、30三、简答题一、答:1、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2、确定病人已死亡。3、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二、答:一个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锁骨下方(心底部),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