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基础知识概述1.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年鉴基础知识概述一、关于年鉴的定义什么是年鉴?年是年景、一年的意思;鉴是照、察的意思。把两个字连起来的“年鉴”,指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一种工具书。对年鉴,现在比较一致的定义是:年鉴是系统汇集上一年工具书的特点是体例严谨,编排系统,使用方便。对宏观信息分成若干部类,每个部类再分为若干细目,每个细目有若干条目或其他资料组成,形成一个符合科学分类、社会分工和本行政区域、系统或单位实际的科学体系。层次分明,结构保持基本稳定,一般设有篇目、栏目、条目三个层次,并前有目录,后有索引,便于查阅。年鉴所刊载的是资料,是各种重要信息。对年鉴,人们一般不像读小说、杂志、理论文章那样进行从头到尾的阅读,而是在工作和生活需要时,对某一方面的具体、准确情况进行查找。2.年鉴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年鉴同其他工具书是不一样的。年鉴是一年出版一部,逐年连续出版的;而其他工具书很少有一年出版一部的。几年的资料编为一部书、在一年出版,一般不应称为年鉴。在年鉴创办之初,把几年的资料汇集成一部书称为年鉴也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年鉴,应该坚持一年出版一部。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强资料的时效性,年鉴应该在编辑出版年的10月底前出版,不能再跨年度出版。年鉴封面所标年份,是编辑出版时间,不是记载内容的时间。记载内容时间应表现在文章或条目之中。每种年鉴因为体例一致、结构一致、编排一致,只是每年的部分栏目和条目信息内容有所变化,而且一年一部,连续出版,所以读者能对其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正因为如此,年鉴也才有特殊的资政、存史、研究价值。3.年鉴刊载的是资料是年度系统资料每部年鉴刊载的是上一年度的全年性的资料,不刊载半年或几个月的非全年性资料。对上几年的资料一般只在统计资料中以表格的形式年份连续或只取重要年份刊载。对自然、地理、气候、资源、历史沿革、行政区划、民族等相对变化不大的资料,一般在概况中刊载,而在年鉴的主体“百科”中,只刊载上一年度的情况。年鉴资料是系统的资料。不论是地方综合年鉴还是部门、行业年鉴,刊载的资料都是完整系统的。就地方综合年鉴来讲,横的,要“面面俱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一、二、三产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都要有,不能缺少重要方面,否则就不是地方综合年鉴;纵的,记载各项活动、各个事件、各项成果等的条目,都要完整系统,时间、地点、主题、主要过程、结果等要素不可缺少。就部门、行业年鉴来讲,其内容要包括部门、行业所管理的各个方面,从事的主要工作,机关内部的党政工团、各个处室等,在突出部门、行业内容的同时,不要缺少任何一个重要方面。二、年鉴与其他出版物的区别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年鉴,有必要将以下年鉴与其他出版物加以区别。1.年鉴与地方志。年鉴与地方志都是资料性文献,这是两者的共同之处。但是两者有本质的区别:第一,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而地方志是地情资料书,不是工具书。第二,年鉴是按编年体撰写的,其表现形式是篇目、栏目、条目,主要是条目;而地方志是纪事本末体,表现形式是篇、章、节,主要是文章。第三,年鉴是逐年编辑出版,一年出版一部,所以又叫“年刊”,归属于刊物;而地方志是若干年出版一部。第一轮修志是记述从有史以来到上世纪90年代前后的历史和现状,第二轮修志是记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和现状。2006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2.年鉴与百科全书。年鉴与百科全书,都讲求综合性,内容广泛,知识和资料丰富,一般都以条目为基本单位,具有很强的检索性,这是两者的共同点。但是,两者又有显著的区别:第一,年鉴是年刊,汇集的是上一年度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信息;而百科全书不属于年刊,其汇集的基本信息一般有10年以上的稳定性。第二,年鉴的条目记载的主体是信息资料,是年度发生和存在的客观情况和相关情况;而百科全书的条目记载的主体是知识,是相对稳定的知识性资料。第三,年鉴内容按其涉及的行政区域或行业领域分类;而百科全书内容则一般按知识体系分类。3.年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