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探索和建议摘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统一战线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延续发展的必要保证,是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现实需要。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县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分析了当前**县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在创新培养模式,健全管理机制、开阔选拔视野,拓宽安排渠道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必须从工作体系、培养机制、选拔任用、考核机制等方面加以改进,以适应新形势,不断提高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水平。关键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升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团结培养党外代表人士,充分发挥党外人才的作用,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关键时刻用得上、人民群众信得过、真心实意跟党走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政治优势,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XX〕4号、**发〔20XX〕24号、**发〔20XX〕14号等文件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坚持以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党与党外代表人士合作共事,畅通党外代表人士建言献策渠道,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进一步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基层统战工作创新发展,促进了统战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推动全县统战工作迈上新台阶。20XX年,我们围绕这一课题组成调研组结合我县实际,深入乡镇、部门、企业以及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各阶层人士开展调研,召开专题研讨会3次,多层次了解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新情况,并就新时期基层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一、**县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党外代表人士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作出较大贡献、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非中共人士,包括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无党第1页共9页派代表人士、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以及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等。**县委始终高度重视党外人士工作,大力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着力抓好非公有制经济、港澳台海外工作,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管理,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新社会阶层人士优势,拓宽领域推动统战工作新发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在党外代表人士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一)初步建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结合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市有关文件精神,**县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方案》、《**县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建立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机制的通知》等文件,创新推行县、乡、村、组四级干部的管理模式,实行县四家班子领导重大工作分组分工负责制、科级领导干部“四考四评”管理办法、乡镇干部“三统三评”管理制度、村组干部“两诺两评”管理办法等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全县推行村干部服务群众“两轮两联”工作法,实施“三挂三建三联”基层党建新模式。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纳入全县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从不同层面明确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措施。建立了《中共**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党员领导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制度》等工作制度,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党员领导广交、深交党外朋友,县委主要领导定期听取统战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全县统战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初步构建了县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组织部密切配合,县直相关工作部门、人民团体、社会团体联动的工作机制。为我县实施“一城两县三乡四基地”工作思路,建设幸福新**,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更加广泛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二)逐步完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组织体系县级层面,组织部、统战部、工商联、侨台办、民宗局、侨联等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密切相关的工作机构健全,职能日趋完善;县委统战部长由县委常委担任,进一步改善了党第2页共9页对统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