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儿童是从游戏开始学习的。而英语是小学较难的一门学科,原因是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就比较抽象、枯燥,加之学生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不免会产生陌生感。要使小学英语变得形象、具体、有趣,使学生乐学,必须顺其天性,把游戏引入课堂,发挥游戏激学的神奇作用。我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下面几点体会:一、运用游戏,激发兴趣1.教学游戏是帮助学生学英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小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好胜,注意力不能持久,意志薄弱,很大程度上凭兴趣支配学习。如刚开英语课时99%的学生都很感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内容的增多及难度加深,就有50%的学生兴趣逐步减弱,10%的甚至消失。因此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新编小学英语教材中每课都编排有Let’splay的内容,其目的就是以语言与游戏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长期注重顺应孩子的天性,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辅助教学。如“字母、单词接力赛”、“猜一猜”、“找朋友”、等,通过游戏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从而保持一种“我要学”的主观欲望。2.正确地运用游戏手段,把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复现词汇、常用表达方式与习惯用语,提高学生听音、辨音和观察、想象能力,培养语感,增强记忆,学以致用,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如:“猜颜色”游戏,学完六种主要颜色以及句型:Whatcolourisit?It’sred.我把八种颜色的橡皮同时拿出让全班辨认,然后请一个学生上台任意抓一块橡皮在手上问:Whatcolourisit?请每组一个代表猜答It’s…这样的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更主要的是复现了句型,发挥了学生无意记忆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可见,英语教学游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掌握新知识、培养观察思维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利教利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二、巧用游戏,寓教于乐教师设计每个游戏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巧妙运用游戏,把游戏与语言操练、重难点的突破、复习巩固有机地结合,实现玩中学、学中玩的统一。1.巧用游戏为新课搭桥铺路注意课前英语氛围的创设。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常常会受上一节课或课间活动的影响而不能很快地转移到英语的学习上来,我除了抓住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唱英语歌外,还常用游戏组织课堂,如“听音乐传字母(或单词、音标)卡片”、“火车报数”或“顺口溜表演”等等,内容都是学过的且尽可能与新课有关的,游戏简单,容易活跃气氛,整个课堂很快形成了英语学习氛围,学生的兴奋点自然而然转到新课的学习上了。12.运用游戏突破重难点每节课都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它往往又是课文的难点,如果仅靠教师反复地教读,再三叮咛反而效果不一定尽如人意。我通常采取游戏来强化突破。对一些难读懂、易混淆的字母、音标、单词及句子,我采用“比比谁的反应快”、“猜一猜”、“传话”等辨析游戏让学生反复操练。如区别读音相近的单词,我组织了“传话”游戏。我把要说的内容悄悄告诉各排第一个学生,然后由他们往后进行传话,由最后一个学生复述同时板书,最后老师再进行评比,同时进行相近音的区别。整个游戏的过程既是竞赛的过程,又是专心致志的学习过程。参与覆盖面达100%。(2)对一些语法上的难点,我常采用“小先生”、“挑毛病”、“改错”、“门当户对”、“编顺口溜”等游戏加以突破。前三种游戏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克服普遍存在的语法错误;“门当户对”用于加强训练主谓语搭配单复数统一、人称代词与物主代词对称等;“编顺口溜”则用于句子结构的变化。如把陈述句变成疑问句,学生往往不是忘记大小写的变化就是换错位置或漏改标点符号。我编了一段顺口溜:“动词放到前面去,注意大写别忘记;老大变成老二了,大写应该变小写;其他单词没关系,请你照样写上去;陈述句已经变成疑问句,请把问号换上去。”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念,两人一组像“扮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