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课堂上的质疑问难,表面化且无意义实施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质疑问难往往被老师们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引进课堂。这种质疑问难或在教师讲解引导之前,或在教师讲解引导之后,或在教师讲解引导之中。质疑问难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探究学习的能力,多元思维的品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课堂实践中发现不少质疑问难表面化甚至毫无意义。如《葡萄沟》一课,学生提出:那里出产杏子、梨、沙果等,为什么一定要叫葡萄沟呢?葡萄为什么一定在秋天成熟,人们坐在葡萄凉棚下面吃葡萄,下雨天不是会漏水吗,那怎么办?那么好吃的葡萄,我能不能拿去喂蚂蚁呢?首先要正确认识出现这种情况的客观性。它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学生故意作乱,这是由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逻辑思维有待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是由学生对问题缺乏经验所决定的。其次要正确引导。一是多引导学生接触实际,接触生活,不断丰富其感性经验;二是循序渐进,不断加强阅读实践,增加其阅读经验;三是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四是注意教给质疑问难的方法,引导把握重点、培养其整体把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