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1VIP免费

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1_第1页
1/104
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1_第2页
2/104
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1_第3页
3/104
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观的改变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杨宏飞Everythinghasbeenfiguredoutexcepthowtolive.——J.P.Sartre一切都已明明白白,就是不知如何生活。——萨特如何生活?心理学家答:要防治心理疾病(消极心理学)提高心理生活质量(积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以痛苦为中心积极心理学以幸福为中心一、基本概念1、消极心理学研究心理症状和心理障碍的心理学相关用语:心理病态、心理变态、心理疾病、心理问题、心理缺陷抑郁、焦虑、恐惧、紧张、离婚、死亡、虐待文学用语破碎的心伤痛的心流血的心2、积极心理学•研究力量和优秀品质的心理学相关用语:幸福、快乐、乐观、爱、道德、勇敢坚强、无畏……文学用语幸福的生活甜蜜的爱情永恒的友谊无私的奉献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希望、乐观的心坚韧的心:要学那泰山顶上一劲松幸福的心:太阳就是共产党幸福的爱情:王亚文与刘行军的真情绝恋二、历史回顾1、消极心理学—心理测量的开山鼻祖法国人A·Binet与助手T·Simon1905:《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比西量表109个心理测量的分析消极型量表52(48%)积极型量表19(17%)中间型量表38(35%)SCL-90①②③④⑤1、背痛①②③④⑤2、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①②③④⑤3、头脑中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①②③④⑤4、头昏或昏倒①②③④⑤5、对异性的兴趣减退①②③④⑤6、对旁人责备求全①②③④⑤7、感到别人能控制您的思想①②③④⑤8、责怪别人制造麻烦①②③④⑤9、忘记性大SAS(焦虑自评量表)1、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2、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3、我容易心理烦乱或觉得惊恐4、我觉得我可能要发疯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6、我手脚发抖打颤在对人类情绪的研究中,就有约95%的研究是关于抑郁、焦虑、偏见等负性情绪的研究Seligman:《积极心理学入门》,2000现代社会的压力-抑郁症玉树凋零:严重的抑郁症自杀率可达15%海明威川端康成顾城三毛张纯如徐迟肖洛霍夫法捷耶夫现代社会的压力-抑郁症演艺圈是抑郁症和自杀的高发人群陈百强李恩珠倪敏然陈宝莲张国荣现代社会的压力-抑郁症崔永元:实话实说抑郁症可防可治–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习惯–自我诊断,早期发现–适当用药–心理治疗S·Freud——精神分析童年的创伤性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潜意识中的野蛮、原始—合理情绪疗法Ellis人性观人天生有不合理思维的倾向完美主义倾向谴责他人、自己、社会倾向以片概全倾向无端焦虑倾向治疗目标矫正不合理思维、情感、行为行为疗法治疗恐怖症草木皆兵:伊战美兵受战争记忆折磨6人中1人患忧郁恐惧症人本主义心理学本义属于是积极心理学但大量用于解释心理疾病疗法疗法疗法受害者心理学2、积极心理学1997:Seligmen首次提出2002年10月第一次研讨会近5年历史—基本主张心理学的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治疗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研究对象A、主观层面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意感(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B、个人的层面积极的个人特质:爱和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C、群体层面公民美德培养美德的社会组织、家庭、社区、学校、媒体等。三、积极心理学研究近况1、主观幸福感研究SubjectiveWell-beingPsychologicalWell-being什么是幸福路人皆知无人定义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是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一种认识和感受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的看法和感受,即是评价自身生存所作出的认知和情感的结论。哪幅人脸更接近你对生活的感受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平均分为5.20±0.82。(%)7非常不幸福0.006比较不幸福0.305不幸福1.004一般16.903幸福47.802比较幸福29.901非常幸福4.00(杨宏飞,2001)男教师>女教师年龄、城乡、学历、是否结婚差异不显著(杨宏飞,2001)Diener的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请在下列项目前选择合适的等级来说明你对项目的同意情况:①非常同意②同意③有点同意④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