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的就业前景2009-11-24赵静(云南省保山市保山学院)摘要:通过对保山师专音乐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只有构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合理的知识架构,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指导,把学生打造成为综合能力较强、实用性较高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岗位上的适应性。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课程设置提高1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势下,近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也顺势出现在全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中,培养出大批的音乐人才。然而同时也带来了毕业生对未来就业前景的迷茫与未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2音乐系基本情况本专业的前身是1995年开始招收的“电视师专音乐教育专业”脱产班。为顺应教育改革、扩大我系的办学规模、提高生源质量,1999年9月成立音乐教育专业,立足保山市面向云南省正式招收全日制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同时成立音乐系。2000年同云南艺术学院联合招收音乐教育函授本、专科。2002年9月开始招收五年制音乐教育专业。音乐系现有音乐教育专业(含三年制、五年制)音乐表演专业(三年制)。音乐系下设五个教研室:声乐教研室(美声、民族)键盘教研室、理论作曲教研室、舞蹈教研室、民乐教研室。音乐系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推出精品,提高社会声誉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7年音乐教育专业被云南省教育厅评定为省资助高职高专重点建设专业(云教高200748号),《声乐》课被评定为云南省高职高专二类声乐精品课程(云教高200758号)。3音乐系的就业工作情况为了加强毕业生管理和教育,促进毕业生就业,顺利完成我系的就业工作,一直以来我系都很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实施,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该项工作开展,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熟悉业务知识,掌握好各项就业政策;努力提高就业指导水平,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的各项服务,给毕业生以更多的帮助,关心和帮助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就业。从以上的就业统计可以看出,我系近几年来的就业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这其实和我系的办学手段和专业定位、课程改革、培养目标等等是密不可分的。4本专业的培养目标4.1专业定位以师范性为主体,立足云南,辐射全国,主要面向云南省广大城镇、农村,培养既能胜任城乡中、小学音乐教学,又具有较强艺术活动组织能力和艺术实践组织技能的复合型基础音乐教育教师。4.2本专业培养规格以理念创新为核心以素质培养为重点,以“音乐五大能力”。即:声乐演唱能力;键盘演奏、伴奏能力;自弹自唱能力;音乐教学的组织能力;课外活动组织能力(主要包括舞蹈编排与合唱指挥能力)的综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特色,以产、学、研相结合搭建教育教学平台的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特色。4.3专业特色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创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特色;创建“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近年来音乐系学生共获得省市级奖项26余次。4.4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方面:我系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专门成立了“民乐教研室”,开设了民族乐器系列专业选修课,将民乐引入高师课堂。现开设的民族乐器系列课有:笛子、琵琶、胡芦丝、古筝、巴乌等。2005年在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得到国家和省级专家的充分肯定,为音乐系的建设、发展和办学特色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誉。5毕业生就业方向结合我系的专业定位、培养规格、专业特色和课程改革等方面,我系毕业的学生不但能胜任各类中小学的音乐教师,而且还活跃在各种演唱类歌舞表演团体、文化娱乐团体、企业工会、幼儿园、文化馆、青少年宫、艺术馆等等艺术表演团体,经过跟踪调查,我系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有良好的社会声誉。6对今后就业工作的建议6.1开设就业指导和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该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