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五中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四:“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导学案人民版一、课程标准阐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理论创新的伟大意义;概述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认识“一国两制”构想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实践意义。本课结构:二、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生疑(一)结构化预习1.“一国两制”的构想(1)基本内容:。(2)形成过程: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宣告采用统一祖国;②1981年9月,叶剑英明确指出在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③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④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中阐述了这一思想,并获得大会通过。2.香港、澳门回归(1)香港问题的解决:回归时间:年。(2)澳门回归祖国:回归时间:年。(3)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基本方针:;(2)进展状况:①_______年元旦实现两岸真正停火;②_______年逐步打破了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③1992年10月,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共识,史称“”;④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⑤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二)预习检测()1.(2009·上海)“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按照“一围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治权,这主要是指A.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B.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C.外国资本不动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三、课中----合作探究、互动解疑1.“一国两制”构想中的“一国”和“两制”具体指的是什么?2.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3.分析中国成功解决香港问题的原因。四、课后----拓展训练、内化迁移()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第一次明确公开提出A.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B.“一个中国”的思想C.“一国两制”的构想D.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构想()2.对“一国两制”介绍不确切的是A.是邓小平在借鉴了历史上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B.在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C.香港、澳门的回归是按照“一国两制”构想进行的D.祖国统一后,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3.“一国两制”构想的根本目的是A.推动港澳台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B.加强与港、澳、台的经济合作交流C.实现祖国统一D.解决双方争端()4.陈水扁当政期间,海峡两岸斗争的焦点是A.是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是否坚持“一国两制”方针C.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制度D.是否尽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5.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签署的时间分别是A.1984年、1985年B.1984年、1987年C.1987年、1997年D.1987年、1999年()6.香港回到伟大祖国的怀抱①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②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耻辱③香港人民从此过上了社会主义幸福生活④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做出了贡献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④()7.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其原因主要是A.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B.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特别行政区除高度自治外与大陆各行政区没有什么区别D.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8.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重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两岸实现通商、通邮、通航C.和平统一台湾D.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62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