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市第四中学高中地理1.2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1.了解近百年来世界人口迅猛增长状况。2.举例说明环境资源对人口的限制性。3.理解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重点】1.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2.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3.人口容量的三特点。【难点】1.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2.人口容量的三特点。【自主学习】一、“人口爆炸”1.“人口爆炸”是社会学家用来描述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的词汇,它十分形象地反映出近100多年来的现象。2.通过课本P10图1-5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人口增长的速度是越来越。3.世界人口的“”形曲线增长被称之为人口的增长。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但很快就会。显然,人口如此爆炸式地增长决不能长时期持续下去。二、环境的限制性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要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自然资源。虽然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自然资源数量有限。2.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1)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随着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一方面,人均土地拥有量,使土地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使用于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2)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由于科技发展和人口增加,人类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20世纪70年代以来,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有的甚至趋于。(3)由于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以及对淡水资源的利用,加之,淡水资源日益短缺。(4)人类不合理的垦殖活动毁坏了大面积的森林,进而导致加剧,下降,加快,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3.人类与资源的关系: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三、人口的合理容量1.概念:(1)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和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2)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地利用、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3)环境承载力: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和的大小。其中,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2.对人口容量的不同认识:A.悲观论:地球上的人口,如果人口进一步增长,后果将不堪设想。B.中间论:地球的人口容量在左右,这是使全世界人民能够吃的比较好,并维持健康而不算奢侈生活的。C.乐观论:地球所能维持的人口,要比今天在地球上生存的人口。3.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人口容量,体现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可以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的合理容量主要讨论的是区域最佳的人口规模,或是理想的人口规模,即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最适宜。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4.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也。科技水平越越高人口容量;地区开放程度越大人口容量;地区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人口容量的特点(1):实际人口超出人口合理容量,要么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要么自然资源遭受破坏。(2):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容量不同。(3):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最终警戒线。2.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表现为A.人类生存空间相对有限B.资源供应相对有限C.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D.人类科技水平还不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范围都在不断变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开发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齐全,甚至用现代科技研制出一些能源的替代品,但仍有许多资源短缺、枯竭。据此回答3~5题。3.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铁矿、塑料B.汽油、农田C.原始森林、地下水D.煤炭、化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