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课标解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从资本主义民主开始的,英国较早地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又率先创建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宪政制度,这就是以议会为实质的君主立宪制。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有“议会之母”的称誉,而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光荣革命”之后,以《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根据课标要求把握《权利法案》在英国政治民主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英国代议制民主发展演变及呈现的发展特点。【基础知识整合】1.《权利法案》的颁布(1)背景①历史传统:13世纪初签署限制王权的《》。召开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②政治前提:1640年开始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后建立资产阶级专政。(2)颁布:1689年新英王威廉接受议会拟定好的《》,正式登基。(3)内容:确立了,限制了国王的权力。(4)影响①建立了政体。②实行议会与国王的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③英国社会由此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形成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成为“”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②1721年,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2)特点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②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宣布,重新选举。(3)变化: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变成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3.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基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代议制为基础,以为核心的。(2)英王: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3)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负责。(4)首相:由议会的领袖担任,掌握行政权和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4.议会改革(1)原因:随着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2)表现:1832年英国法案。(3)影响: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确保了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概念辨析】1.“光荣革命”:1688年的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是因为没有经过大的流血冲突,就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权的愿望,为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光荣革命”只是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但不是其确立的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使国王的权力受到了法律的制约,成为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2.“责任制内阁”: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制内阁、议会内阁制。责任制内阁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3.代议制: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易混易错】•⊙“光荣革命”不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国王是英联邦首脑,但不是英国政府首脑•英国国王是英国的国家元首,同时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但他没有行政权,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英国政府首脑是首相。•⊙《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还保留较大的权力•《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还掌握着行政权,国王可以依法行政,英王逐渐失去行政权是在责任制内阁形成以后。【解读与点拨】.(2015·山东文综·40)(16分)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材料二《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第一编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二章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第三章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第四章法国大革命第五章法兰西第一帝国维也纳会议第二编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第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