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图画,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认真阅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是怎样一步步描写燕子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特点:⑴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群山、湖面、稻田;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燕子的。通过看图,知道画的是春天的景色,明确燕子与春天的关系。⑵着重观察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的情形。教学难点:通过美的语言,体会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课前准备:1.挂图、投影片。2.生字词卡片。3.课文录音带。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指名朗读课文。2.简述各段主要内容。二、看图学文1.看图学习第一段。⑴看图,口述燕子的外形特点。⑵指名读第一段后回答:课文从哪几方面描述了燕子的形象?是按什么顺序来描述的?(课文着重通过羽毛、翅膀、尾巴勾画出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是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描述的。板书:羽毛、翅膀、尾巴。)⑶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什么样的感情?(喜爱之情)美妙音响的乐音,踊跃地加入春天的大合唱。这几个词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倦时的形象。讨论中随时板书:落、痕、像……。)⑶指导朗读这一段。三、总结全文,指导背诵。(听配乐朗读录音带,进一步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学习有感情地读。)1.这篇看图学文以燕子为中心,从燕子的外形写到春天的景色,再写燕子飞行的情形,最后写到燕子停歇时的形象,从而赞美了春天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2.用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齐读全文。四、随堂练习。背诵全文。作业设计:1.将上下两排的字,用“→”连成词。悄俏消峭哨稍梢捎俊壁取静带子息眉2.填空:⑴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⑵有的()过()的湖面,()或()偶尔()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开去。⑶()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细线,多么像()啊。停着的燕子成了(),谱出一支()的赞歌。⑷作者先观察燕子的______,接着观察_________,然后观察________,最后观察____________。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的羽毛()地吹拂()的翅膀()地掠过()的柳丝()地荡漾()的春天()地演奏()的燕子()地敲打()的赞歌()地编织4.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抓住特点,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