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绿色蝈蝈课型阅读课学习目标:1.了解法布尔及《昆虫记》的有关常识。2.速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3.学习本文拟人化的手法,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体会其作用。4.感受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学习重难点:重点:目标2、4难点:目标41一、【独学】1.走近作者法布尔,(国家)著名昆虫学家。1823年12月22日,出生于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雪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四岁左右,因家庭贫困被送到祖母家生活,从此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他靠自学考取了沃克吕兹省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二十几年的中学教师。他一面做教师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31岁时凭两篇优秀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写作《昆虫的故事》第一卷,到1910年,他年过86岁时,第十卷问世。2.了解《昆虫的故事》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不故作深刻。他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对照虫性,并以虫性反映社会人性。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使这部描写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著。3.利用注释或工具书,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狩猎()哀号()喑哑()劫掠()妒忌()吮取()喙()螽斯()更胜一筹()嗉()囊()喧xiāo()wō()苣静mì()cuàn()夺窸sū()gōu()火4.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1)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更胜一筹:(2)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津津有味:(3)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篡夺:5.作者在文中不断变换对蝈蝈的称呼,结合课文内容分别写出下面情况下的称呼。(1)夜间捕蝉的蝈蝈---()(2)入夜鸣唱的蝈蝈---()(3)入夜喂养的蝈蝈---()(4)饱餐蝉肉的蝈蝈---()6.本文主要围绕蝈蝈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二、【对学、群学,展示】先独立思考以下问题,然后把你的见解和小组成员交流。1.文章是怎样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的?2.蝈蝈喜欢吃蝉的腹部,作者是如何研究这一问题的?其中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教与学随笔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