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人教一轮复习隋唐(6):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一、隋唐对外交往繁盛的条件1、政治基础:国家统一,疆域辽阔,政治稳定,典章先进;2、经济基础: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发达,国力强盛;3、文化基础:科技文化全面辉煌,领先世界;4、对外政策:推行对外开放和兼收并蓄的开明政策;5、交通方面:对外交通发达;类别出发地基本概况陆路长安向东抵达朝鲜;向西①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和欧非国家;②陆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海路登州向东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扬州广州向南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波斯湾;※点拨:经济文化领先世界是隋唐时期外交盛况出现的根本原因。二、隋唐外交成果1、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1)朝鲜社会:隋唐时期,朝鲜半岛有三国:新罗、高丽、百济;(2)人员往来:①来唐留学生中,新罗最多;②崔致远:最著名,著《桂苑笔耕》;被誉为“新罗汉文学的始作俑者”;(3)经贸往来:长安和沿海城市,设有“新罗坊”“新罗馆”,接待新罗商旅;(4)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项目基本概况政治新罗立国,参用唐制;教育设立国学,教授儒学;科技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高超的制瓷,制铜技艺;文学新罗人喜读唐诗,会写唐诗,常有“登唐科第语唐音”;风俗新罗服饰、节令、风俗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2、唐朝和日本的友好往来表现基本概况使节往来①隋朝时,中日互遣使臣;②贞观开始,日本派出遣唐使十多次;经贸往来唐朝与日本贸易往来频繁①日本出土大量唐币“开元通宝”;②中国出土日本银币“和同开珎”;友好使者吉备真备日本来唐留学生,回国大力传播唐文化;鉴真(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大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方面日本推行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科技方面日本都城建造,依照唐都长安样式;教育方面仿效唐朝设立大学,各级学校教授儒学;3、隋唐与东南亚、南亚各的往来(1)隋唐与东南亚的交往: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2)隋唐与天竺(今印度)的往来项目基本概况联系纽带佛教;使节往来贞观时,天竺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文化交流①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天竺;②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法”;杰出人物高僧玄奘到天竺求佛法著《大唐西域记》,《道德经》译成梵文;高僧义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4、隋唐与中亚、西亚和欧非家的交往(1)隋唐与中亚的交往:交往密切,遣使前来,带来名马、异药等特产;(2)隋唐与西亚的往来国家基本概况波斯今伊朗①隋朝时,互遣使节;②唐朝时,大食侵扰波斯,波斯王及其子先后到唐朝求救;③波斯商从在中国开设“波斯店”;大食阿拉伯帝国①唐高宗时,大食与中国通使,持续一个半世纪;②唐朝时,造纸术传到大食;③穆罕默德“求学问尤当去中国”,反映了阿拉伯人对中国文明的向往。三、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新特点1、交往范围更加广阔,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2、同亚洲交往最密切,唐朝成为亚洲文化的中心,中华文明圈形成;4、形式多样:有使节往来,留学往来,技术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巩固训练1、唐朝的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唐朝与日本、朝鲜和大食友好往来的共同点不包括……()A、都派遣使者通好B、都吸收了唐朝农业生产技术和手工业技术C、都曾使用中国文字D、都有商人在中国定居2、唐朝时,中国进一步走向海洋,其突出表现是…………………………………………()①中国商船到达波斯湾②制造的海船有“海上霸王”之称③日本遣唐使13次来唐④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3、唐朝时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是………………………………………………()A、义净和玄奘B、吉备真备和鉴真C、吉备真备和玄奘D、义净和鉴真4、2007年2月,印度天竺那烂陀举行了玄奘纪念堂落成典礼,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出席。印度举行这一盛大庆典是因为……………………………………………………………()A、玄奘长期生活于天竺那烂陀B、天竺那烂陀是佛教的诞生地C、唐代高僧玄奘曾去该地取经D、玄奘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5、派遣留学生天唐朝学习先进文化,推动了本国政治经济改革的国家是………………()A、天竺B、日本C、新罗D、波斯6、唐代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