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几点作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2000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教育观。其意思是说,知道学习重要,不如爱好学习;爱好学习,不如以学习为乐。这里提出的“知学”、“好学”、“乐学”三个学习层次或三种学习态度中,“乐学”与人的情感有关。就是说,人有了学习的兴趣,会主动去学习,并能发掘出自身的潜力,创造出精神的财富。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用教育工作者自己燃烧着的火把去点燃学生心底的火把,焕发生命光辉,照亮整个世界。当今,我们面对的是全新的素质教育,面对的是个性丰满的学生。如果仍以旧有的“传道、授业、解惑”应对知识激增的社会,鲜活个性的学生,导致的自然是教师的教是为教而教,学生的学是为学而学,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教师花了大量精力,学生收效甚微。跻身“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兰州市外国语高中,迎来了机遇,同时更接受着挑战:短短的三年,跨越了三级台阶,社会寄予的希望与质疑并存,生源的受限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为解决此问题,学校领导率先提出了“谁来示范”“示范什么”“怎样示范”的问题。全校教师明确了方向,统一了认识,找到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只有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教学的质量才能提高,俗语说:“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为此,我们作了以下工作:一、指明目标,确立发展方向。为学必先立志,明确的奋斗目标对一个成功者至关重要。明代王守仁有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宋朝岳飞如果没有“精忠报国”作为目标,免不了庸庸碌碌;少年周恩来若不是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之志,有可能不会蜚声世界……我校进行的成材系列报告、演讲、动员,无一不是立志的播种,为学的示范。在学生心目中扎下为终身发展而学的长远目标,并在这一目标的激励下,构建自己的个人成材计划,既适应社会的要求,又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实际。每周一国旗下的演讲,学生自己表明自己的志向;周六的总结,汇总成功者的心声;主题班会,验证目标的落实,教育就是依靠这一点一滴的影响,来建筑师生们的身心生命。正如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怀林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所有有实际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育是一个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耐心地掌握细节的过程。教育及文明都是建立在细节之中,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一加点化便可点石成金,在常人不屑一顾之处匠心独运便可能峰回路转、别有洞天。当生命意识融化为教师的血液与气息时,它便自然而然地熏染着润泽着学生的生命。二、浇灌爱心,严格规范行为。我校以“爱、严、细”为办学理念。从事教育的人都知道: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以爱心为源,灌溉爱,让学生之心如花瓣一样快乐地绽放。“愿意学习”是学习的强大动力,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学生对老师的爱,对所教学科的爱;而教师在教学中的平等,面向全体施教,不偏爱一部分人,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细致入微地关心,使学生深深地感到了爱的民主、平等。美国的林肯所说:“儿童最好的老师是本质上富有童心的人。”富有童心,就是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乐学生之所乐,忧学生之所忧,知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知道学生会朝什么方向发展。课堂上,一切顺乎自然,老师顺势而教,学生顺心而学,老师与学生都全身心地沉浸在教与学的快乐之中,这些是爱的真实内涵。爱的深化便是严。一言以蔽之,严师出高徒。严格的纪律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养成了学生的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又促成了学业、处世诸多方面的良性循环。入校伊始,先进行军训;既而开校前的行为规范教育;统一的着装,整齐的三操演练,一切为了学生的将来。如果说高中三年奠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成功的话,外高就将细节作到了极至。“社会大天地,校园小社会”,校园中的宣传栏永远展示着事实新闻,名人雕塑润泽着每一位学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