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兰州市安宁区孔家崖第一小学张静数学活动能把原本单调的内容置于情景之中,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学生能产生亲密感,由此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活动过程,它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一、在游戏中感知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指出:“游戏是显示儿童智力最自由、最自然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中儿童可以认识和学习周围世界,并为显示出个人的积极性而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在某些游戏中儿童表现出思维敏捷并富有首创精神”。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喜新和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教师通过创设一些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和积极的心态下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延长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身经历探索知识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数学的魅力。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时,可创设这样的游戏:在投影仪上分4行共放了十张的扑克牌(其中有一张是大王),师问学生:你能猜出哪一张是大王?生1:第一横行左起第二张。生2:第三竖行从上往下数第3张。……这样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左右”,进一步加深对“左右”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思维。又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课中有些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老师可进行游戏“老狼和小红帽”。游戏的规则是:老狼要吃“小红帽”,“小红帽”们必须团结起来,合力对付老狼。如:请8人上台表演“小红帽”。其余的学生一起说:老狼老狼几点了?教师就说3点了!8个学生每3人抱在一起,请其余的学生列出除法算式:8÷3=2(组)……2(人)。如上不断变换“小红帽”的人数和点数进行游戏。这样,教室立即活跃起来,课堂活了,精神振奋了,思维积极了学生不仅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这样,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求知欲得到了满足,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景中去,而且,客观环境与主体活动的和谐,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并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二、在操作中探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低年级的学生思维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要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单凭教师的语言阐述,那是达不到要求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操作材料,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感悟。从而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整理房间》,可设计一个给实物分类的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按要求分类摆放好,并组织学生根据摆放情况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没有将分类的方法强硬地塞给学生,而只是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操作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在玩中学会分类的方法。让学生在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中把操作观察与语言表达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又如二年级下册《正方形与长方形》中,在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后,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推一推、拉一拉、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操作活动,让每个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了解,体会这两种图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的过程,也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空间。这样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悟了数学,并认识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它与人们生活、生产和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努力实现了《课标》所倡导的理念,帮助学生在自主的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