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教材解析学习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这一块内容时,重点是理解综合法、分析法、和反证法的概念以及思考过程、特点和反证法的解题步骤。在学习中,体会数学证明的特点,感受逻辑证明在数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言之有理、论证有据的习惯。一、目标要求1.综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2.综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二、内容解析1.综合法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用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则综合法用框图表示为:P=>Q1→Q1=>Q2→Q2=>Q3→…→Qn=>Q2.分析法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用Q表示要证明的结论,则分析法可用框图表示为:Q<=P1→P1<=P2→P2<=P3→…→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3.综合法和分析法的区别与联系分析法的特点是: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要寻找它的充分条件。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寻找它的必要条件。分析法与综合法各有特点。有些具体的待证命题,用分析法或综合法都可以证明出来,这时,往往选择比较简单的一种。在解决问题时,我们经常把综合法和分析法结合起来使用:根据结论的结构特点去转化条件,得到中间结论Q;根据条件的结构特点去转化条件,得到中间结论P。若由P可以推出Q成立,就可以证明结论成立。4.反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反证法的证明过程可以概括为“否定—推理—否定”,即从否定结论开始,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逻辑矛盾,从而达到新的“否定”(即肯定原命题)的过程5.应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一般步骤(1)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2)做出与命题结论相矛盾的假设;(3)由假设出发,应用正确的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的结果;(4)断定产生矛盾结果的原因,在于开始所做的假定不真,于是原结论成立,从而间接地证明命题为真。用心爱心专心三、例题解析例1如图,设在四面体ABCP在,PCPBPAABC,900,D是AC的中点,求证:ABCPD平面。证明:连接BDPD,。因为BD是ABCRt斜边上的中线,所以DBDCDA。又因为PCPBPA,而PD是PCDPBDPAD、、的公共边。所以PAD≌PBD≌PCD于是PDCPDBPDA,而090PDCPDA,因此,090PDB。所以BDPDACPD,,由此可知ABCPD平面。例2求证:当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比正方形面积大证明;设圆和正方形的周长为l,依题意,圆的面积为2)2(l,正方形的面积为2)4(l。因此本题只需证明2)2(l>2)4(l为了证明上式成立,只需证明164222ll两边同乘以正数24l,得411。因此,只需证明4。因为上式是成立的,所以2)2(l>2)4(l。这就证明了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圆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例3证明:2,3,1不能是同一等差数列的三项。证明:假设2,3,1是某一等差数列的三项。设这一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则ndmd32,31。其中nm,为某两个正整数,由上面两式消去d,得3)(2mnmn。用心爱心专心因为mn2为有理数,而3)(mn为有理数。所以3)(2mnmn。因此假设不成立,即2,3,1不能是同一等差数列的三项。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