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角度2:利用正弦、余弦定理解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问题1.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1)求;(2)若,,求的面积.【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边化角,然后结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可得,则.(2)利用余弦定理可求得边长,则△ABC的面积为.2.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1)求;(2)若,边上的中线,求的面积.【答案】(Ⅰ);(Ⅱ)当时,;当时,.【解析】试题分析:(Ⅰ)将代入化简求值即可;(Ⅱ)在中,由余弦定理解得或6,利用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试题解析:(Ⅰ)由已知得,所以,因为在中,,所以,则.3.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1)求角的值;(2)若,求的面积.【答案】(Ⅰ);(Ⅱ).【解析】试题分析:(1)由正弦定理将条件转化为,套用余弦定理即可求解;(2)由正弦定理得,进而讨论是否为0求解即可.试题解析:(Ⅰ)由正弦定理及可得,又由余弦定理,得,所以;(Ⅱ)由正弦定理及可得,从而有,当时,,,当时,有,..综上,的面积是.4.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且满足.(1)求边长;(2)若是锐角三角形,且面积,求外接圆的半径.【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由结合正弦定理可得,可得.(2)由,和(1)中所得可求,又由余弦定理,再用正弦定理求得外接圆的半径.试题解析:(1) ,∴,∴,∴,∴,∴.(2) ,∴,∴,又为锐角,∴,∴,∴,∴外接圆的半径.5.在锐角中,.(1)若的面积等于,求;(2)求的面积的取值范围.【答案】(1)(2)试题解析:(1) ,由正弦定理得, ,∴,得.由得,所以由解得.(2)由正弦定理得,∴.又,∴.因为为锐角三角形,∴,∴.6.已知分别是的角所对的边,且.(1)求角;(2)若,求的面积.【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由余弦定理得值,再根据三角形内角范围求角;(2)由正弦定理将条件化为边的关系:,再根据余弦定理得,代人解得,,,由勾股定理得,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得的面积.又由余弦定理,得,②由①②,得,得,得,联立,得,.所以.所以.所以的面积.7.已知的外接圆半径,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I)求角B和边长b;(II)求面积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的a、c的值,并判断此时三角形的形状.【答案】(Ⅰ)3;(Ⅱ)等边三角形.【解析】试题分析:(Ⅰ)运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将已知等式化简整理,得到,根据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可得,从而得出,可得,最后由正弦定理可得的长;(Ⅱ)由且,利用余弦定理算出,再根据基本不等式算出,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算出,从而得到当且仅当时,有最大值,进而得到此时是等边三角形.(Ⅱ)由余弦定理得,,即,当且仅当时取“=”,即求面积的最大值为联立,解得又∴为等边三角形.【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判断三角形形状,属于中档题.判断三角形状的常见方法是:(1)通过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化边为角,利用三角变换得出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2)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化角为边,通过代数恒等变换,求出边与边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3)根据余弦定理确定一个内角为钝角进而知其为钝角三角形.8.如图,在Rt△ABC中,∠ACB=,AC=3,BC=2,P是△ABC内的一点.(1)若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BC的直角顶点,求PA的长;(2)若∠BPC=,设∠PCB=θ,求△PBC的面积S(θ)的解析式,并求S(θ)的最大值.【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在△PAC中,已知两边一角求第三边,根据余弦定理可得(2)先由正弦定理用θ表示PC,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S(θ),利用二倍角公式以及配角公式将S(θ)化为基本三角函数形式,再根据正弦函数性质求最大值试题解析:解(1)解法一: 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BC的直角顶点,且BC=2,∴∠PCB=,PC=,又 ∠ACB=,∴∠ACP=,在△PAC中,由余弦定理得PA2=AC2+PC2-2AC·PCcos=5,∴PA=.解法二:依题意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则有C(0,0),B(2,0),A(0,3), △P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ACP=,∠PBC=,∴直线PC的方程为y=x,直线PB的方程为y=-x+2,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