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2024年易燃、压力容器防火、防爆制度1、电焊、气焊、二氧化碳保护焊必须由经过安全技术考试、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操作。2、氧气、乙炔瓶的运输、搬运、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并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定。氧气瓶应有两个防震圈和安全帽、搬运时必须轻放,不能碰撞。氧气瓶及压力表不得沾染油脂,操作员不能穿有油污过多的工作服,不能用油手、油手套和油工具接触气瓶及其附件。3、氧气、乙炔瓶,不得相互存放和与其他可燃气瓶混放。不得靠近易燃、易爆物品及带电的导线附近。不得在烈日下暴晒。氧气、乙炔瓶,必须距明火10m以上,氧气瓶距乙炔瓶5m以上。4、开启氧气、乙炔瓶盖时,禁止用锤敲打瓶盖,禁止面对氧气瓶口换阀或操作。冬季氧气、乙炔瓶口发生冻结时,禁止用火烤。氧气瓶总阀不良时,不得擅自拆下修理,应打“满”字标记。返厂修理。5、焊割作业周围10m以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施行焊、割作业时,应按规定拆除四周易燃物并即时浇水防燃。6、工作后应将各阀关严,排净气带余气,并对施焊现场作全面检查,清除余火。氧气瓶的回送应保留0.5kg/cm2以上的压力,不得排空。7、氧气、乙炔瓶、减压阀、气管、线路、焊割用具等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检定,保持其良好状态。压力表必须按规定定期送检。2024年易燃、压力容器防火、防爆制度(二)易燃、压力容器防火、防爆制度引言第2页共4页在工业生产中,易燃、压力容器是常见的设备和工具。它们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使用,如石油化工、煤矿、化肥、电力等。由于易燃、压力容器的特性和使用环境的复杂性,其防火、防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2024年易燃、压力容器防火、防爆制度,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易燃、压力容器的危险性易燃、压力容器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易燃罐、压力容器的常见事故原因包括操作失误、设备损坏、漏气、非法改装等。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火、防爆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发生。二、易燃、压力容器防火制度1.设备管理易燃罐、压力容器必须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完好性、密封性、压力是否正常等。对于老化、损坏的设备必须及时更换或修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2.防火设施在易燃、压力容器周围应设置灭火器、水源和安全出口等防火设施,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灭火和疏散。防火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3.安全操作规程易燃、压力容器的操作必须符合操作规程,并经过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操作规程应详细、明确,涵盖设备的安全操作步骤、应急处理措施等。操作人员应熟悉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安全措施。4.消防演习第3页共4页定期进行消防演习,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处置能力。演习应包括疏散、警报、灭火等内容,并在演习后进行总结和改进。通过消防演习,可以提高员工对火灾的警觉性,增强火灾应急处置能力。5.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消防、防爆等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内容包括火灾防护知识、防爆知识、应急处理等。培训应根据员工的工作特点和需要进行,培训后应进行考核和总结。三、易燃、压力容器防爆制度1.设备设计易燃、压力容器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设备在正常工作范围内不发生爆炸和事故。设计中应考虑到设备的承压能力、安全系数、防爆措施等方面,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防爆设备在易燃、压力容器上应安装防爆设备,如防爆膜、消防泡沫等。防爆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应依据设备的性质和使用环境进行。防爆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3.压力监测易燃、压力容器的压力必须处于正常范围内,否则可能导致爆炸和事故。因此,应对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并设立预警机制。一旦压力超过安全范围,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防止事故发生。4.防爆培训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防爆培训,提高员工对防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培训内容包括防爆设备的使用、防爆措施的操作等。培训后应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第4页共4页5.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事故报告、事故调查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