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1.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了解点的坐标的意义.2.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由坐标找出点.3.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4、掌握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特征.【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要研究的问题,以自学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又通过简单应用,让学生掌握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三个基本问题:①已知点求坐标②已知坐标描点.③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符号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点的坐标.教学难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由坐标描出点以及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特征.【学情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轴”的发展,是代数的基本元素(数对)与几何的基本元素(点)之间产生一一对应。数发展成式、方程与函数、点运动而成直线、曲线等几何图形。于是实现了认识上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发展。因此,平面直角坐标系系是沟通代数和几何的桥梁。学生在熟悉了数轴的概念、用途以及画法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从图形的构建上来说顺理成章,并且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知识放在有序数对以后,是学习全章及至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在后面学习如何画函数图像以及研究一些具体函数图像性质时,都要用至这些知识。【教学设计】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由课件中的阅兵图引出:平面内点的位置如何确定进而引出数轴(设计说明: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利用数轴可以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但平面内点的位置利用数轴已无法解决,由此引出新课.)问题:1、什么是数轴?2、如图,写出数轴上A和B两点所对应的数,反过来,描出数-4,0和1所对应的点.3、我们已经知道,平面内点的位置的确定需要两个数,而借用一条数轴只能确定直线上的点的位置,那么平面内的点我们借用几条数轴来确定它的位置呢?(教学说明:由学生熟悉的数轴出发,给出数轴上点的坐标的定义,建立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到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的方法.而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根据数轴上的点的坐标定义的,因此本节从数轴引入,使学生顺利地实现由一维到二维的过渡.)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设计说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本66页“思考”以下的内容.(1)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什么是横轴、纵轴、原点?(3)在坐标平面内如何求一个点的坐标?2、检查自学结果,明确概念(1)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2)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个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3)点的坐标:由该点出发向x轴作垂线,交在x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是几,这个数就是该点的横坐标;同样,由该点出发向y轴作垂线,交在y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是几,这个数就是该点的纵坐标.注意:(1)画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别忘了标x轴、y轴的正方向及x轴、y轴的名称.(2)写坐标时要加括号,括号内先横后纵,中间用逗号隔开,如(2,3).(教学说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产生是法国数学家迪卡尔的伟大发现,里边涉及到的概念很难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因此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3.简单应用讲解例题(见实录课件),让学生明确在坐标平面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学说明: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能利用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是本节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此例题主要训练了学生的这一基本能力.特别说明在利用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时,以一个点为例详细介绍描点的方法,如描出点N(-6,2),先在x轴上找出表示-6的点,再在y轴上找出表示2的点,过这两个点分别作x轴和y轴的垂线,两垂线的交点就是点N.)4巩固训练,描绘蜜蜂旅游路线图(见实录课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三、讲解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