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一、单选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08年2月26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在北欧挪威的西斯匹次卑尔根岛(图1)正式落成,以便在地球遭遇极端灾害后还能保存世界各地的生命种子。选择仓库在建在此处最主要的原因是A.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流B.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C.人烟稀少,安全性好D.冷高压控制之下,气候严寒2.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A.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B.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D.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3.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B.暴雨形成的冲沟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4.北欧国家芬兰从十九世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发展成为科技高度发达的高福利国家,创造了“芬兰奇迹”。其主要原因是①进口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业②漫长严寒的气候不利于农牧业发展③重视智力开发,免费高中和高等教育,人口素质高④人均能耗高、能源利用率高⑤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建立科技创新体系⑥重点发展电子通信、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⑤⑥D.②③④5.下列等高线示意图(图2)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A.①B.②C.③D.④6.相同状态下,最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是A.降水强度大,植被稀少B.降水强度大,植被丰富C.降水强度小,植被稀少D.降水强度小,植被丰富7.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1图2等高线示意图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图3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十区区时)。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读图回答8—11题。8.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A.30°E,20°NB.150°E,20°SC.30°E,20°SD.150°E,20°N9.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B.丙地地方时16时日落C.乙地昼长20小时D.甲地夜长12小时10.此时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A.四分之一B.二分之一C.三分之一D.大于二分之一11.对该日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最慢B.台北处于一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C.西安日出时间大约在5时左右D.日本东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的小12.图4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13.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14.从全球看,大范围毛毛雨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区是A.低纬度、高海拔地区B.中纬度、低海拔地区C.高纬度、高海拔地区D.高纬度、低海拔地区15.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图5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A.①——第30天B.②——第75天290º80º70º60º50º40º30º20º10º0º南纬0123456(时)同一经线不同纬度日出时刻(东十区区时)图甲乙丙丁图3河流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北图4甲、乙两类植物生长期内反射率曲线图020406080100120140(天)低高反射率甲类植物在波段1的反射率曲线乙类植物在波段1的反射率曲线甲类植物在波段2的反射率曲线乙类植物在波段2的反射率曲线①②③④图5C.③——第100天D.④——第130天16.“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在下列影响“长寿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A.饮用水质量好B.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C.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D.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17.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全球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A.南北纬30°附近B.南北纬40°附近C.南北纬60°附近D.南北纬80°附近18.铁路建设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铁路对应的线路特征描述最合适的是A.京哈铁路——以桥代路B.兰新铁路——起伏剧烈C.京沪铁路——迂回曲折D.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