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高二理科历史学考应试策略与指导历史学考考试时间及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12月6日上午8:00--9:30,闭卷笔答考试,试卷满分100分。2、题型及比例:选择题占80%,共80分(全部是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非选择题占20%,共20分(41、42题,包括材料解析和综合运用等题型)。3、内容比例:必修一约占35%,必修二约占35%,必修三约占30%。4、难度比例:基础题约占70%,中等难度题约占20%,较难题约占10%。1、史观问题:史观问题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主要的史观有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①现代化史观(即近代化史观)主要从现代化的角度观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两个主要内容。②整体史观(即全球史观)主要从全球整体的角度观察历史,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从分散到整体演进的过程。③文明史观主要从文明的角度观察历史,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④社会史观主要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日常生活与习俗等。⑤革命史观(即阶级斗争史观)主要从革命的角度观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按照这一理论认识中国近代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学考说明125页第3题)从革命史观角度看,近代前期的列强侵略战争()A.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中国近代化B.加速了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C.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D.使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体系解析:根据上述史观知识,可知A项属于现代化史观,B项属于文明史观,D项属于整体史观,C项属于革命史观,故选C项。2、对于材料型选择题,先看问题,然后到材料中找出相关有效信息,从而做出判断。(学考说明111页第7题)罗兰.斯特龙伯格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中评价一种文学流派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启蒙运动推崇理性主义……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这里评价的文学艺术流派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解析:首先明确问的是“这里评价的文学艺术流派是什么”,然后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根据材料信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启蒙运动推崇理性主义……(启蒙运动)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可知这一流派与推崇理性、排斥激情的启蒙运动相对立,即怀疑理性、推崇情感,并且富于想象,这属于浪漫主义的特征,故选A项。(学考说明112页第9题)有学者指出,继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而来的是这么一群人,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在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社会中,这些作家的主要题材是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这一评论()A.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向往B.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C.揭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D.反映了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解析:首先明确问的是“这一评价说的是什么”,然后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主要题材是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怪诞的做法体现了其反传统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反传统的文学流派时现代主义文学,故选B项。3、困难时可用排除法去掉干扰项。(学考说明78页第5题)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C.发展水平相似D.历史上关系紧密解析:英国与法德意等六国社会制度相同,但反对成立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