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2)能根据判别方法进行有关的应用。2、能力目标:(1)通过类比、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推理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学会将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渗透化归意识3、情感目标:通过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观察——猜想——-验证——说理——建模”的思维过程也是以后学习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和运用。2、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证明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三、学情分析评论初二下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中阶段包括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在内的绝大多数几何概念及定理。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已经逐步形成,学生对新鲜的知识也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中,又有许多颇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因此由教师组织教学,让学生全开放自主探索平行四边行的判定定理,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一次检验和再提升。五、教学过程1、活动1【导入】情景引入,复习回顾评论大家都见过伸缩门吧?你发现这里面的平行四边形了吗?(动画)(1)什么是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具有哪些性质?(3)目前我们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活动2【活动】(二)探索归纳,发现新知评论(1)两张宽度不同的纸片重叠在一起,得到的四边形ABCD是什么图形?你知道为什么吗?(动画演示)问:有平行四边形吗?它们的边具有什么特征?由此你认为怎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将两长两短的四张纸条首尾顺次相连拼成一个四边形,有几种拼法?试试看。(学生动手操作)推理论证: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已知:四边形ABCD,AB=CD,AD=BC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至此,我们已经有了2种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活动3【活动】应用判定,分析范例评论(1)即时训练:小明不小心打破了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片,只剩下如图所示的部分,他准备到玻璃店去换一块,由于携带不方便,他想了一个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画在纸上,带图纸去,怎么补全呢?请你帮帮他。(2)例题讲解: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对边BC和AD上的两点,且AF=CE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4、活动4【练习】灵活应用能力提升评论老师任选三位不坐在同一直线上的同学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那么第四个顶点应该是哪个座位的同学?请你站起来。5、活动5【活动】课堂小结畅谈收获评论你学会了几种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本节课所学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哪些?(1)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常要通过动手实践---猜想---验证猜想----得出结论(2)碰到平行四边形的问题常转化为三角形来解决。6、活动6【作业】作业布置评论必做:课本习题18.1第4题。选做:课本习题18.1第7题。